韩寒事件是一场民间思想震荡
文/魏英杰
年前开始,青年作家韩寒就陷入一场巨大网络纷争之中。
从“韩三篇”引起网上激辩,到“人造韩寒”成为话题焦点,再到韩寒悬赏2000万元证明清白,直至方舟子加入质疑行列,这场网上混战吸引无数眼球,堪称跨年度“网络春晚”。2月3日凌晨,韩寒在博客上宣布就此事“收笔”。此时,诉讼大戏尚未开幕,网上硝烟依然四处弥漫。
不少人感到纳闷,这么狗血的事情,值得浪费时间讨论吗?况且,有没有人给韩寒代笔,这是多么难以证实且难以证伪的事情呀。与以往多数网络事件类似,许多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观战,反正休年假期间闲着也闲着。媒体报道时,大多也把这当作娱乐新闻看待,直接归入“娱乐乐翻天”之类栏目。当然,其中更不乏搀科打诨、煽风点火、搭车赚眼球、骑墙打酱油的看客和参与者。把任何事情娱乐化、八卦化,这正是当下网络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
尽管如此,韩寒事件依然不乏积极意义。探讨韩寒作品是否有人代写,这仅关乎个人名誉,借此观察众多参与者的发言表态,则可窥探当前社会思想状况。可以说,这是近年来颇为重要的一场思想事件,其价值并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场人文精神大讨论。
韩寒事件的起点是“韩三篇”所引发的舆论震荡。韩寒于去年底发在博客上的《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等三篇文章,既给广大思想爱好者提供了吐槽机会,也激起持不同观点者就此展开了一场网络PK。“韩三篇”是韩寒告别过去的文字仪式,也是三十岁韩寒的思想自白。主张温和理性的韩寒与过去那个嬉笑怒骂的韩寒说分手,却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例如,有些人对以前那个在博客上批评权贵的韩寒有所期待,如今发现不是这么回事,难免有所不满。“韩寒神话”也因此被笼罩上一团阴影,一些人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把原先被他们送上神坛的韩寒拉下马。
前几年,《南都周刊》报道韩寒时用了“公民韩寒”这个标题,而“韩三篇”后又以“公敌韩寒”为题进行解读,这准确把握了许多人对韩寒态度改变的脉络。没有“韩三篇”,就不太可能会有后来的“代写门”风波。麦田质疑韩寒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认为韩寒在文章中侮辱了哈维尔。从公开抨击“韩三篇”,到质疑韩寒的学识为人,这是韩寒事件的一条主线。无非到后来各种倒韩护韩力量介入,让这条主线变得若隐若现而已。如果撇去那些口水化、阴谋论的杂质,把各方相关发言汇编成册,其价值肯定不亚于一场思想讨论会。
就算不提“韩三篇”,“代写门”风波也并不完全是一场口水战。“韩三篇”涉及素质论、民主化模型等讨论范畴,这场争论也涉及批评的权利、言论的边界、名人的身份界定及其社会责任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当下并非没有意义。记得几年前“超级女声”进行海选,引发过一场“超女民主”大讨论,那场讨论除了关注投票过程等“程序正义”问题,也只能说说哪个选手唱的好之类话题。韩寒事件中,难免也有人因韩寒长得帅而表示无理由支持,但不少人则一丝不苟地研究作品文本、讨论涉及韩寒的方方面面问题,这些讨论同样不乏正面价值。这场讨论若有胜负结果,不过对当事人有利,讨论的过程却对多数人有益。
在以往思想论争中,话语权基本由学院精英知识分子掌握,而这次网上论战则呈现出去中心化、多元化、草根性等特征。大多思想界学者大腕对这场论战保持沉默,偶尔站出来的也大抵抱着不屑多说的态度。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场讨论水准太低,也可能因为这场讨论后来被炒成一锅浆糊,让人没兴趣发言。不管是哪种原因,这都难以回避一个事实:随着网络兴起,特别是微博成为新兴话语平台,知识精英主导思想性讨论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不信你瞧,原来高高在上的知识精英,如今在微博上也不得不面对一团又一团逼近脸庞的口水。
韩寒事件的本质是一场民间思想震荡,是持不同思想观念者的一场网络交锋。从上世纪90年代高屋建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到如今由“韩三篇”引发的大众狂欢式民间思想讨论,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尤其值得引起关注和思考。无论如何,知识界没有理由回避这场网络思想争论,更不该断然否认或漠视这场争论的思想价值。特别需要指出,这场讨论在知识层面上或许比较肤浅,但这依然无法遮蔽其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亮点。多年后,可能有人会恍若大悟,公众在某些问题上的思想分歧或共识,早就可以从2012年初的这起事件中看出端倪。
2012年2月3日
《中国青年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