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晓玢

周旭明:香港无线电视著名编剧,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导演系,曾参与创作《天地豪情》、《创世纪》、《金枝欲孽》等本地电视剧。

2011年在香港收视一路下滑的剧集《天与地》,输给清宫题材的《万凰之王》和民国爱情剧《我的如意狼君》,评论人士认为是「师奶们」不买帐。但在剧集播到一半,传出内地被禁播之后,该剧又重新变为媒体焦点。《天与地》至此成为首部内地广电总局叫停的港剧,内地网站纷纷撤走与之相关的视频,部份讨论区关于该剧的讨论条目亦被删得一干二净。

关于该剧被禁播的真实原因,广电总局至今没有做出官方解释。观众、媒体、甚至编剧自己,现时唯有靠猜测揣摩当中意味,使这部剧也意外收获了第二轮更为深层次的解读和曝光。

《天与地》的编剧周旭明,TVB的金牌编剧,过往的作品包括《创世纪》、《金枝欲孽》、《珠光宝气》等。目前他正在进行《金枝欲孽2》的拍摄工作。他原本以为一部剧播完便结束了,无须再谈。偏偏《天与地》因为禁播事件成为一个例外,大结局播完一个多月,人们讨论起它时,兴致仍然高涨。

因六四被禁?

故事所讲述的二十年前的一起人吃人事故,被内地网民指是隐喻六四事件。更有网民将《天与地》剧中人物和六四事件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做对照,说陈豪饰演的黑仔在吃人之后愈加嗜血,是六四事件当中的麻木者;林保怡饰演的鼓佬从此吃素,帮助弱势,是赎罪者;黄德斌饰演的Ronnie则干脆患上失忆症,成为遗忘者;女主角阿Yan始终坚持最初的理想,则象征事件后不放弃心中追求的理想者。

对于这样的解读,周旭明解释说:「对于同一个创作品,创作者和观众常常有不同的想法。这部剧从构思到剧本处理完成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当初决定写这个剧本时我并没有想到六四,整个电视剧并不是拿来隐喻六四这么简单,我想讲的是一群年轻人在年轻时遭遇理想的破灭,然后各散东西,开始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然而在创作中期,我的确曾从参加六四的学生的经历里找到共通,因为我发现他们也是在理想幻灭后,去往不同的国家,或留在国内,过着不同形式的生活,那时我已经觉得这种情怀和故事很吻合。因此事后看到观众的这种理解,我觉得完全成立,合情合理。可以说,整部戏有六四的情怀,却没有隐喻。」

和谐论惹祸?

也有细心观众像做推理题般将剧中的台词拆解剥离。大结局CC Radio代班DJ不顾上司反对,在电台播放Live时反锁播音棚,大喊「大家现在听到的砰砰声就是强权制度下的代表,是封建制度下的当权者,他们最恐惧的就是他们管制的人不听话,外面的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张。」台词中说的「砰砰声」早前被理解为是在隐喻六四的枪声,周旭明听后一笑:「当时只是角色需要这样的台词,便去表现一个打工仔如何不理会老板的管制,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佘诗曼著名的「和谐论」——阿Yan在独立摇滚音乐节的舞台上呼吁:「每一个追求和支持独立音乐的人,他们都代表着每一种独立和自主的做人方法。这些并不是不和谐的表现,和谐不是一百个人说同一番话,和谐是一百个人有一百句不同的一番话之余, 而又互相尊重。」亦被指叫板中央。

周对此坦言,这一段的创作确实灵感自多年来「和谐」话题的热议。「和谐」也好,「河蟹」也罢,他不在乎内地中央政府怎么理解这个词汇,也并非有意拆台,只是从个人层面对一个热议的话题表达自己的理解。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所理解的「和谐」一向是「和而不同,少数服从多数,而多数尊重少数。」 「和而不同」并非是外国的价值观,相反,这是中国本土的普世价值,并且早已有之。

香港死紧?

剧集曾借剧中人物Dr Dylan感慨「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讽刺香港价值观的单一。周旭明说:「这群年轻人为什么在香港生活,理想会幻灭,是因为这个城市提供了一个很不健康的环境——功利主义、金钱至上。」他也承认这并不是香港一个地方的问题,相信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弊病。

另外,「自回归后,香港人管回香港人,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表现,特区政府一届比一届失望。这并不是我的主观感受,我相信大家都有这个共识。」周旭明说,这部电视剧并非讲政治,但是为了表现香港这座城市的状态,表现人们在当中生活的困境,又不得不和政治扯上关系。「你若问我Dr Dylan这番话是否说出我自己的心声,我会说是。我甚至觉得dying的程度比Dr Dylan说得更加严重。」

而这句风靡全城的台词,最近也被用在了《苹果日报》的「蝗虫广告」之中。针对近日闹腾腾的中港族群矛盾,周旭明觉得并不应该用黑白脸谱化的方式去处理。「无论是地铁吃东西,孔庆东之狗言论,都只是矛盾的导火线。真实的原因还在于两地发展的失衡。以前香港强势,现在它变得弱势了,这样就容易有矛盾。我最不理解的是大家很片面地去争执当中对错,雀跃地急于找出错误的一方,而不去深层次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人们在不断地网络转发中,只是助长、宣泄不满的情绪,并没有正视问题本身。」

「就像《天与地》的禁播,虽然重新掀起话题,但我发现相比于思考当中的政治寓意,大家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播人吃人,什么时候讲六四,什么时候踩地雷。他们很少去想:选举就这么结束了,难道不扫兴吗?政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可惜香港人对政治比较冷感。」

香港电视剧之现状?

《天与地》作为一部描写社会现实的剧集,除了刻画理想在城市中的破裂,还罕见地涉及了不少香港工运的内容,这在近几年两岸三地铺天盖地的清宫穿越、家庭争产的电视剧大市场下显得颇为另类。周说,他们这次选择工运盖因题材新鲜,过往少有涉及,创作的空间更大。然而工运涉及劳资,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说得太真实,既得利益者便要不高兴,说得太虚幻,观众一眼就能看穿,真实世界不是这么一回事。

从香港电视剧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现实类的剧集越来越少,他认为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单是香港,台湾也好,内地也好,过去的观众选择少,包容性就大,并非他们喜欢写实题材,不过因为主流观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当观众的选择多了,电视台的播出平台又相对有限,市场便自然会淘汰那些沉重的主题,趋向抽离、简单。」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视频网站观看电视剧,意味着电视剧行业也逐步进入了长尾时代,相信未来不同类型的剧集都能找到买帐的观众,冷门题材不怕电视台不播,过去剧集千篇一律的现象将有改变。

曾经向媒体透露有意去内地发展的周旭明,现在因为《天与地》的禁播而搁浅了北上的计划。像很多香港创作人一样,他也认为香港的市场满足不了大家,选择北上是大趋势,而自己不过是趋势中的一分子。《天与地》禁播后,他自称自己这时仍决定北上有一些尴尬,加上手上的工作也没有做完,不如稍等片刻,再作打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