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识报刊亭 | 评论(0) | 标签:常识, 两周年

《常识》编辑部

1月13日,我们迎向这天的阳光,在中国西部四川大学的校园内,我们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份介于报纸与杂志之间的报刊,中国高校万千报刊中的一份,他的前途未卜,他嗷嗷待哺,却不知可否顺利成长,最终顶天而立地。

——《向常识致敬》

回顾《常识》创刊的发刊词,不由得一笑。那时,决定办起《常识》的一众编辑还是刚刚摸清大学脉搏的半新学生,那时的《常识》还是一份“介于报纸与杂志之间”的A3排版电子刊物。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份名字略为死板的杂志在光鲜青春的校园刊物遍地的大学校园里能活多久,面对未来诚惶诚恐。但总之,2010年的初始,《常识》蹒跚学步,满面阳光,带着一股温和而坚定地力量迈出了第一步。

说《常识》能多么启迪大众,编辑们肯定都会笑出来。新闻理想么?太大太远了,画成饼都嫌大得一口吃不下。这是一个自我启蒙的过程,如果成果能对他人有益,则是一种附加的荣幸。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不需要那么多的心灵鸡汤和人生导师;我们没有偏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依照所读所思去呈现,去探索;我们不是五毛、愤青、果粉、草泥马或者任何一种标签下的组成物——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我们自己。世界太大,我们的手太小,而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伟大的宏远又是那么地遥不可及。那就在这以有涯求无涯的失败之路上,尽可能做出更多努力吧。让周遭的世界因为有我们,有《常识》而有一点点的不同。

第一拨编辑“上贼船”的原因五花八门,现已无法一一考据。但总的来说,盛世大戏的序章刚刚结束,安逸的蓉城天高皇帝远,能举着理想蓝图没羞没臊地付诸实践的年华又那么短暂,当有一个机会,让你发声/践行理想/施展抱负/多一个聚餐腐败的借口时,路在脚下,你怎么可能不走?

《常识》始终是流动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成为形塑她的力量。两年过去,我们无比欣喜地接纳着新的成员。希望和信念崭新如昨,新鲜的血液带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态度加入这本杂志的编纂。我们相信,每一个加入过常识的人都能有自己的收获,而《常识》也会在一拨又一拨的主编、编辑、记者手中散发光芒。

从创刊时要用转载和课程习作去填补内容,到稿源稳定并有很大的筛选空间。两年时间里《常识》越变越厚。主编不再嚷嚷48页的杂志是他的梦想,反而要开始头疼100页的杂志该怎么装订。我们声称“立足校园、胸中不怀祖国、眼光偶尔触及世界”, “无大不成川”,百年历史的国立四川大学从来不缺故事,《常识》愿做那个钩沉的有心人。我们关心校园凶杀案余波中的同学、关注一个个抱有梦想惨淡经营的校园媒体、我们和向校园中的同性恋群体大声说Hi、我们调查校园中的各种收费。我们每期专访一位老师,细细讲来他们的人生和川大一路的波澜起伏。正在进行的“口述历史计划”,更是指向那些怀旧的岁月。《常识》不特意追逐热点,也不拒绝出现在视野中的社会问题。从专访范美忠、宋石男、冉云飞,到尘肺病调查、结石宝宝生存情况调查,每一篇稿件的背后是团队的策划、联系、长时间的逐字稿整理、远赴外地调查的一份份努力与付出。我们有过被各大网站转载的优秀文章,也有过因为工作不周而导致“送信老爷爷”被媒体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但我们始终相信,每一次成功或挫折终归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且我们终归会感谢它们的存在。

如果将《常识》拟人的话,肯定是个慢性子。因为时间精力的限制,几乎是一学期一刊。编辑都会自嘲“我们永远在出过刊”,也会自我安慰,慢工出细活。一茬一茬活泼却早夭的校园媒体依旧在生长,我们依旧活着。或者,谢天谢地,我们还活着。在自己选择的路上,用宝贵的韧性和责任感坚持着,两年走过,常识长成鸿蒙初开的幼童,睁着充满好奇的眼睛四下打量。纵然依然有问题存在,毕竟头顶崭新而无尽的天空。未来未至,没法说清新的团队会将《常识》带向一个怎样的方向。但所幸,我们不急,可以看着一路上的风景慢慢走。

一路走来,零八级、零九级、一零级、一一级,甚至与即将到来的更多的对大学充满激情和期待的一二级的孩子们,中文系、新闻系、历史系、以至经济软件土木生科,一如曾经的我们、如今的我们。最初的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团队,如今初步形成体系的编辑、记者、评论队伍,我们不完美,甚至称不上成熟,但坚持又何尝不是一种胜利呢?

2012年已经到来许久了,遥遥地可以闻见龙年的爆竹味道了,喧闹繁忙的岁末年初,不要求新的一年,常识要如何如何,只愿,可以初心不忘,可以在这个纷纷杂杂的时代,守护常识,坚持走下去。

最后,感谢一直以各种方式支持着《常识》的读者、老师、媒体、以及各界人士。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