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一对上海夫妇要携女儿在美国关岛搭乘美联航回沪。张夫妇俩因行李安置问题与机组人员发生争执,结果机长以“航空安全”为由报警,拒绝2人乘坐该航班。未满12岁的女儿只好单独回沪。此事在微博上曝光后一时引起了中国网友的热烈讨论。

当时坐在同一航班,近距离观察这场景的刘先生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这对夫妻就坐在我后两排,我看他们上飞机时就在抱怨点什么。就在美国空乘开始整理时,一位空姐要变动一下他们包放置的位置,这样也方便别的乘客放行李。妻子对空乘说,‘你凭什么动我的东西?”空姐解释为什么动行李时,不耐烦的丈夫反复用英文对空姐说‘闭嘴(shut up!)’”据刘先生解释,后来美联航方面与警方协商,最终判断张夫妻违反了美国安全条例,他们的乘坐将成为飞机安全顺行的不安全因素,就“请”他们下飞机。

了解此事件后,我第一反应是:预料之内,情理之中。我平时游走世界各地,经常遇到类似局面。

让我想起去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考察时的场景。我要进某汽车站,因以色列这个国家对恐怖主义事件相当敏感,所有进站乘客的行李都务必严格被检查。我的检查结束后,后面有一堆中国游客似乎对以方的检查方式不满,就拿着中文,用很不礼貌的语言痛骂警察,还发生小小的肉体冲突,团结一起,站在一侧的中方坚决不服,纷纷说,“你凭什么查我东西?!”。结果,其他男警察们过来协助,“请”这些中国游客不让进站。

“上海—关岛拒载事件”绝不是单纯发生的“中美争执“,而意味着中国公民走出去的过程中日益,必然,普遍面临的挑战。

我深信,不管是在关岛的上海夫妇还是在以色列的中国游客,他们本来没想那么多,没什么恶意,更没有挑战或违反所在国法规的意思。他们顶多就是心情不好(像刘先生透露的,夫妇当时正在抱怨点什么),在中国人眼里,无论是私人空间还是公共领域,“抱怨”正在处于高峰,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往往把本属于自己的“心情不好”或“抱怨需求”带到公共空间,若在中国国内的话,没什么大不了的,已成为了常态,大家已经习惯了。然而,在不少海外的公民社会,“把私人情绪带到公共空间”是违反社会规则的,至少在日本,或我游走世界各地的不少城市是这样的。

请允许我诚恳举出一条教训,即中国人走出去时显然不应该把国内的行为规则或生活习惯盲目带到海外,而应该克制一些,冷静一些,理性一些,尽量入乡随俗。这次“拒载事件”,若在中国国内的中国航班里发生,应该是没什么,经常发生,但到了海外的陌生空间,就有可能发生问题。

再说,据我所知,中国国内的制度是相当灵活的,一时的抱怨情绪,通过大家的协商或碰撞,过一阵,就能加以解决,有时还能加深感情。但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在内的海外制度是没有那么灵活的,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以交涉突破制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前门不开,就走后门”的中式风格往往是难以成立的。对此,即将走出去的中国游客需要充分的自觉。当然,我论述上述观察,大前提首先是我本人在中国生活就必须入乡随俗。坦率说,我始终不适应中国的制度环境,要么办行政手续很死板,麻烦,要么明文规定按现场潜规则变来变去,但我始终努力尊重中国式的交涉方式。

最后我要提出,无论是日本、美国还是以色列,至少我访问过的不少国家社会的服务员也好,乘务员也好,当地居民也好,他们对“中国”或“中国人”是抱着傲慢与偏见的。外国人要睁开眼睛,接受现状:既然中国崛起正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着举足轻重,跨时代意义的影响,那么,外国人看待或对待中国人时,首先务必摆脱固定成见或先入观念,不应该以点概面或以面盖点。我周围的多数中国朋友是抱着世界公民的精神,努力尊重国际规则,并去“包容”外国人对中国这样那样的批判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外格局早已形成,相互交流与理解的努力则必须双向。

本文为2012年3月19日刊登于《环球时报》的文章“不妨‘包容’外国对中国的批判”之原文(意思是编辑修改前的原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