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镜头看两会

(2012-03-18)

早报导读

 

几千人聚集在人民大会堂里,当然期待他们扮演好人民代议士的角色。偏偏台下就有几人开了小差,或打哈欠,或梦周公……把这样的场景剪接拼装,形成一种‘大面积’的惊人效果,也是一种创意。(路透社)

今年会议的热点人物,当然非薄熙来莫属。这位“唱红打黑”的大红人,今个真正尝到了“红颜薄命”的滋味。(彭博社)

大会堂顶棚上灯盏齐明,五彩缤纷如璀璨群星,突兀横过来一支孤零零的小号,让人怀疑满天的星星都是这小小的家伙吹亮的。(法新社)

在西方人的眼里,身着制服的年轻姑娘一字排开,编了队上台为代表们的茶杯添加热水,这也是一道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线。中国历来啥事都讲究个整齐划一,细细想想,谁说不是呢?(美联社)

吴邦国委员长在台上做人大工作报告,坐在台下第一排的某省代表团代表(按大会排座法,此君当为省长级人物)却在读闲书。读书不打紧,长镜头拉近一看,居然是议论利比亚独裁者卡达菲强人政治下场的文章。因此,这样的画中就有了文章。(路透社)

镜头会说话

文@徐伏钢

每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历来都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与热点。中国自身通过两会要向世界展示怎样一个形象,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又是怎样一副形象,都在这里集中争锋交汇,十分好看。

  俗话说:“镜头会说话。”这话当然不错,但我认为它只说对了一半。

  在我看来,其实说话的不是镜头本身,而是镜头背后那个掀动快门的人。人与人不同,说出来的话当然便有差异。这差异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人之间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由此可见,镜头本身被人操控,即便是专业记者,其实也很难说谁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

  围绕“两会”期间展开的中外媒体大战,实际上正是东西方之间不同政见、不同理念的一次正面交锋,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场特殊的擂台赛,因而在我看来煞是精彩。

  以一个旁观者的“第三只眼睛”来看,中国媒体发布的“两会”照片,大多给人以政治正确和四平八稳的印象,它们往往缺乏个性,实际上只是在图解官方的讲话精神,画面本身看不出记者的独立思考,大体上跳不出为当政者充当宣传喉舌的角色。在这方面,要让中国记者手中的镜头真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说出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思考,老实说,不是他们没能耐,而是需要假以时日。

  反观西方摄影记者镜头中的中国“两会”,则大多煞费苦心,大有“画”不惊人死不休的那个意思。他们可以把相机架在那里,守株待兔坚守一整天,为的只是捕捉台上某位人物皱了一下眉头,台下哪位代表打了一个呵欠,哪扇窗帘背后立了一名保安……这样的镜头确实吸引眼球,并能激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因而也就“画中有话”,可以四两拨千斤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