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书生青灯黄卷,寒窗苦读,旨在科考一搏,求取功名。应试士子讳言“落第”,推及“落地”,盖及第与否,实在是人生命运的一次决战,考场如战场,正如清·王端履落第后含泪所吟:“都门顷刻判仙凡”,“天上人间一霎分”。昨日曾经切磋文章作法的同窗好友,今朝一发榜,顿时天上人间,仙凡迥别矣!及第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旦释褐,跻身官场,“积玉堆金,身上穿不尽绫罗锦绣,口里吃不了百味珍馐”,“前呼后拥,衣紫腰金,何等轩昂,何等尊贵”;落榜的,就要愁吃愁穿,潦倒终生了。那些落第的饱学之士,心理所承受的重压及巨大失落的苦痛概可想见。就是考中了,也可能面对心灵难以承受之喜,导致神经错乱。范进中举,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即将实现,竟使他喜极而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在“官本位”的中国封建社会,当官,是求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金榜题名,戴乌纱,享尊荣。然而,自古官途熙熙少坦途,宦海茫茫多风浪。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登台诚然不易,而下台尤其艰难!

王端履在《重论文斋笔录》里写道:“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王笠舫《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强为欢笑也。”视官职如山色般,若有若无,看似“官念”淡薄,实则强颜欢笑,聊以自慰尔。倒是同篇所引李桥东诗句道出了去官后的人情世态:“老吏多情犹送酒,黠奴托故半归家。”

有官没官,天上人间!人们为谋得一官半职,为升官晋爵,上演了无数的闹剧、丑剧、悲剧,正如鲁迅先生在《学界的三魂》中谈及“官魂”时所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汉重孝廉而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虽然一些人“相逢尽道休官去”,但“林下何曾见一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