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在電視台工作,常到台灣採訪,剛開放報禁黨禁,民進黨也成立不久,本土意識高漲,街頭抗爭,幾乎每天發生。

那天,採訪隊在內政部附近的街頭,拍攝示威,抗議當局將異議者納入黑名單。我訪問一位示威者,當然是用國語,剛開口,被訪者登時暴怒,用台灣話破口大罵,大概的意思是,你不講台灣話,就是不愛本土,不愛台灣。來不及解釋我是香港記者,這位仁兄就拂袖而去。

民進黨的競選集會,幾乎清一色都是台灣話,絕少聽到國語,聽不懂,唯有請我們在當地的司機翻譯。司機是本省人,譯了幾句,似有難言之隱,突然住口。後來解釋:在民進黨集會,講國語會惹來麻煩,我這個外來記者唯有小心翼翼。

民進黨講國語不再是禁忌

當年,反對黨最流行的,是動輒指摘別人「賣台」,在族群政治的操弄下,一般民眾,以用什麼語言來界定「愛台」或「賣台」最簡單標準,將外省台灣人稱為「中國豬」,高叫「中國豬滾回大陸去!」曾經有一段時間,台獨基本教義派,視中國文字是外來文化,是外來政權壓迫台灣人的象徵,主張棄而不用,研究用拉丁拼音的台灣話來取代中文,最後當然不了了之。

俱往矣,台灣狂熱的本土意識,像出麻疹發高燒一樣,隨覑民主化和政黨輪替而退潮。講國語在民進黨的集會再不是禁忌,為了吸引中間選民,民進黨也早已轉型,溫柔婉約的小英,用國語講出敗選宣言:「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泄氣。你可以悲傷,但是不要放棄……」引發了多少支持者的淚水。

說了這麼多台灣,其實我想討論的是香港最近發生的簡體字餐牌風波。曾志豪寫〈簡體字有罪〉,在網上被圍剿,甚至有人招呼他做「賣港賊」「人民公敵」「返回大陸」。這種上綱上線的語言暴力,令我無法不想起十多二十年前親歷的台灣基本教義的政治狂熱。

反對中港兩地盲目融合

餐牌只用簡體中文,是否歧視港人?在公共領域出現愈來愈多的「共產中文」,會否摧眦本地文化?是否等同「投共」?我們都可以討論,可以抗議,甚至可以破口大罵。但如同早前「蝗蟲」論最熾烈的時候,與中國大陸沾上邊的任何事物都打為另類,甚至連鄉音未改都受到肆意的人身攻擊,我感到不安,認為已經過了火位,分分鐘殺錯良民,把追求民主自由核心價值的同路人推向對立面。中外歷史告訴我們,操弄族群政治的後果,最後只會引來非理性暴力的災難。

我反對中港兩地盲目融合,因為會摧眦香港的核心價值。 我認為香港要有積極正面的人口政策,而不是盲目排外。梁振英上台,威脅香港核心價值的危機陸續爆發。由簡體字餐牌推論到曾志豪是「賣港賊」,把大量精力虛耗掉,顯然是對錯了焦點。

香港 明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