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抗議,不願領獎,張睿銓果然是台灣這幾年最活躍的「抗議歌手」之一。

文/張鐵志

2011 年年底,台北的中正紀念堂廣場上,正在舉行新聞局主辦的第一屆金音獎頒獎典禮(這是金曲獎之外,另一以創作音樂為主的獎項),有明星主持人和現場電視轉 播。獎項「最佳數位嘻哈單曲獎」的得主是張睿銓的Freedom Zen Dub(空禪迴),這是創作音樂人張睿銓獲得的第一個官方音樂獎項,但是他卻沒有到場領獎,而是在幾步之外的凱達格蘭大道上參加另一場演唱會,一場反對國 光石化場的抗議演唱會。

寧 願抗議,不願領獎,張睿銓果然是台灣這幾年最活躍的「抗議歌手」之一。「抗議歌手」的標籤或許太過粗糙,但是他的作品確實都是關於政治與社會問題,他也始 終積極參與各種人權運動。1977年出生的張睿銓在2006年出版的第一張專輯「創世紀」,由知名製作人阿弟仔製作,收入歌曲包括記錄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 恐怖的「囝仔」,政治色彩強烈,也被媒體選為年度十大專輯。2009年的專輯「出走」被更多人注意到:他歌詞的深度與廣度都是台灣流行音樂中少見的,不僅 有對本土歷史的反思,也有對於全球化的批判。

這首得獎作品「Freedom Zen Dub(空禪迴)」除了在他個人專輯中,也以不同面貌出現在2009年出版的一張合輯:「Free Burma:獻給被拘禁中的自由」。這是台灣第一張聲援國際人權的音樂專輯,2011年改版發行,收錄更多歌曲。

國際上早已經有各種社會議題的音樂合輯,也有向人權鬥士如曼德拉的致敬專輯。2004年一張獻給昂山素姬合輯「For the Lady」正式發行,收錄了包括U2、Coldplay等重量級音樂人的歌曲。

在 台灣,以往針對人權或環境等進步議題的音樂專輯很少:早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八九年聲援中國學生運動的幾張合輯,然後是1999年的一張由工運團體出 版的「勞工搖籃曲」和兩千年由人權團體出版的「美麗之島人之島」。這張「Free Burma:獻給被拘禁中的自由」,便顯得意義深遠。

在 這張專輯出現之前,先是有聲援緬甸的音樂會。2007年緬甸出現蕃紅花革命,以及隨之而來軍政府的無情鎮壓,台灣的人權團體因此組成了一個NGO「台灣自 由緬甸網絡」,持續地關注緬甸人權狀況、進行公眾教育。同年六月十七日,他們舉辦了一個為昂山素姬過生日的演唱會,次年再度舉辦,並開始籌劃一張音樂合 輯,希望能喚醒更多年輕人的注意。

這 張09年夏天正式出版的專輯陣容強大,包括台灣最動人的聲音巴奈,兩隻大佬級的獨立樂隊董事長樂團和濁水溪公社,這幾年活躍的抗議樂隊/音樂人農村武裝青 年、拷秋勤、張睿銓、主音樂團,和中國的異議樂隊盤古等。部分歌曲是這些音樂人原來的歌曲,但不少歌則是特別為這張專輯而作,如盤古的「為昂山素季過生 日」、農村武裝青年「自由的花」、濁水溪公社「緬甸祕戰」、老諾&Kane的「自由緬甸」等等。

張睿銓的這首「Freedom Zen Dub(空禪迴)」原來是為西藏而寫,以英文歌詞為主,詩意而犀利。

在談到為何用「禪」這個概念來貫穿歌曲,他強調是要凸顯反抗者以和平非暴力來對抗國家暴力,這是一種道德的力量,一種對於自由的信念。

在歌曲中,他也刻意引用約翰·列儂的著名歌詞:「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然而,誰能夠真正給和平機會呢?

是乞求統治者讓出權力嗎?還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去讓掌握權力者願意放棄暴力?

列儂的另一首歌給了我們答案:「Power to the People」。

這也是昂山素姬和緬甸民主運動給我們的啟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