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戴帽戏法”何时休?
文/魏英杰
国家食药监局下发的内部通知中,明明有13家螺旋藻生产企业产品“不合格”,隔不久对外公布抽检结果,却只剩下1家产品不合格。这究竟怎么回事?
按国家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原因是首次检测列出的“问题产品”是“可疑待查的产品”,而非科学检测后的“不合格”。但据《瞭望》周刊报道,这与“蓝帽”
产品(即保健食品)的审批、监管环节存在漏洞密切相关。据悉,首次检测结果被曝光后,多家涉事企业即进京“公关”。报道援引“业内人士”说法,称国家食药监局集审判、标准、检测等权力于一身,不易做到权责对等。
这无非又是“谁来监督监管者”的问题。监管部门掌握企业生杀大权,却又缺乏严格的权力监督,这难免就给监管部门留下巨大寻租空间。企业获悉产品遭曝光,试图寻找途径游说、收买监管者,这是正常反应。关键是,这种游说是否属于合理范畴,越过法律许可边界的收买行为会不会遭到惩罚。倘若监管者敢拿好处,又不会受到及时有效惩处,相关幕后交易就会越来越猖獗。监管者甚至还可能有意放出“信号”,坐等企业“投怀送抱”。
在这起事件中,监管部门或检测机构是否拿了企业好处,暂且不论。结论如何,并不影响相关监管部门权力过大这一事实。而权力一旦不受制约,就会产生腐败,这也是个定律。以“蓝帽”产品为例,照理这是经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应该让公众放心。可市场上形形色色经审批认证的保健品,有多少值得信赖?如这次同时被通报“内容物欺诈”的鱼油产品,市场状况同样令人触目惊心。部分鱼油产品除DHA含量偏低外,一些生产厂家还“经常使用回收的明胶残渣作为原料”。试问,这种产品怎么是通过“蓝帽”认证的?
事实表明,“蓝帽”认证非但不是质量保证标志,反倒成了审批与监管部门一大利益来源。报道指出,这一审批制度背后存在着以代理机构为中介的灰色甚至非法利益链条的现象,它们“编材料”、“卖批文”、“贿评委”,使“蓝帽”审批之门洞开。权力俨然成为违法企业的保护伞,“帽子”自然也就成了假冒伪劣的遮羞布。类似这种“戴帽戏法”,人们还见得少吗?从泛滥一时的“省优”、“部优”产品,到前几年倒掉的“牙防组”,处处可见这种权钱交易的魅影。
有一种观念上的误区,一旦社会哪里出了问题,人们往往就呼吁政府介入,加强监管。殊不知,政府监管并不等于法律监督。何况,多一项许可(审批)就是赋以政府更多权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赶跑了狼引来了老虎。实际上,这时候人们更需要的是法律,而不是权力。“谁来监督监管者”问题的产生,就在于法治缺失,而不是说要用更大的权力来限制权力。依靠层层叠叠的监管机构来保障产品安全,还不如一项可行的、有效的法律管用。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执法者必须也在法律监管之下。
 “戴帽戏法”何时休?倘若监管部门怎样都逃不过法律这个“如来”的手掌心,戏法自然也就变不下去了。
2012年4月7日
《京华时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