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规划患在不尊重市场
文/魏英杰
2007年,包括鸟巢设计师在内,由国内外17个顶级建筑设计师参与设计的浙江金华建筑艺术园正式开园。时隔5年,当年被高度夸赞的建筑艺术园却是杂草丛生,惨败零乱。“没水、没电、没公厕,于是很多前卫建筑成了公厕。”近日央视《新闻1+1》对此进行了报道。
从电视画面看,那些建筑虽然残破不堪,却仍具有独特风格,不失为精品之作。在一个防洪设施地带,建成这么一个艺术建筑集群,其创意也颇具亮点。据悉,当年施工过程非常认真,一扇门都花了几个月时间才做成。这让人更加对这一艺术建筑群今天的命运感到惋惜。平心而论,这些建筑如果建在合适地方,得到妥善管理,确实可能如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所说,让这个地方在“世界的版图上亮起来”。
很遗憾,这一建筑群不仅没有“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反倒成了败笔。表面看,这是由于配套设施不到位、后续维护管理不善以及所在新城区人气不足所致。但从根源上看,还是一个政府决策的问题。城市规划适度超前在所难免,有时候这还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前瞻性。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却不能不把预期效果考虑在内。比如说,项目建成后怎么维持正常运作,短时间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该怎么办。如果不预先考虑这些因素,项目一旦失败,就只能由公共财政埋单,或者白白浪费了先期财政投入。
问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不仅没有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甚至有时候做不做还完全由决策者说了算。这样的话,科学规划很容易沦为权力规划。一些地方为营造城市形象,急哄哄上马大项目、大工程,而当地方领导换人,或决策者兴趣发生转移,这些项目工程就很容易变成半拉子工程、泡沫建筑。例如,同一期《新闻1+1》曝光,大理一座造价近六千万元的公园结果变成了“史上最奢华练车场”。金华建筑艺术园迅速衰败,也是因为政府财政投入转向,导致后续资金缺乏。类似现象,在国内不少地方同样存在。
那么不妨换个思维,如果由市场力量来运作这个项目,情形会不会好一些?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有可能不会投资者对这种花钱的市政项目感兴趣,倘若如此,这个项目自然也做不成了。但如果是由开发商出资建设,投资者势必挖空心思让这个项目产生效益。据称,当地目前也准备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园维护管理。有的建筑已经开始动工兴建配套建筑,届时将由开发商负责运营管理。可见,当时如果采取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情况就不是那样了。
这就是权力规划与市场选择的区别,也是市场机制的优势所在。权力规划患在不尊重市场规律。或者说,政府决策也应尊重市场规律。何谓市场规律,其中包括需求与效率。金华艺术建筑园的衰败,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忽视了需求(导致人气不足)与效率(致使管理不善)的重要性。因此,市场运作有效的,政府少介入为妙。即便需要政府规划建设的公共设施,也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才不会沦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2012年4月20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