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名声震古烁今,反倒掩盖了他的政见和政绩。史载“羲之清贵有鉴裁”,“少有美誉”,淡泊廊庙,屡辞征召。他曾任右军将军,虽无率兵临阵的履历,但其高瞻军政大局,逆料战争胜负,实不在统兵将军之下。殷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切言劝阻,不听。最终殷浩果为姚襄所败。朝官欲图再兴兵,王羲之极力反对,并提出应当有人为战败“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当务之急是“除其烦苛,省其赋役”,“救倒悬之急”。否则,“恐胜广之忧,无复日矣”,陈胜吴广式的造反就在眼前!直面饥荒,王羲之开仓赈济,上疏请求减轻百姓负担。应该说,作为地方官的王羲之,还是颇多称道者。

然而,同样有将军之称的左将军、会稽内史王凝之,羲之次子,其作为与乃父大异,结果也就迥然有别。家学渊源,王凝之亦工草隶,以书法见长。他特迷信天师道,到了不可理喻的搞笑程度。孙恩利用百姓不满情绪,公开造反,率众猛攻会稽。会稽内史王凝之,既不出兵也不设防,只是每天去道堂磕头念咒。僚佐请求派兵讨伐孙恩,他说:“我已请来了得道大仙,借来了鬼兵把守各个险关,每个地方都有几万鬼兵,盗贼不值得担忧。”等到兵临城下,才允许发兵抵敌,为时已晚。很快孙恩攻克会稽城,王凝之逃命被抓,连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被杀。倒是王凝之妻谢道蕴,听说强盗来,举措自若,从容出门,持刀抵抗,手刃数人,才被抓住。

这才是:羲之论政见真知,凝之信邪奉鬼神。右军左军两相异,天壤王郎留笑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