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上知名学者资中筠的文章说,翻开这套高小课本首页的“编辑大意”,就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一条便开宗明义强调说:“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不过寥寥数语,便包含了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要义。请注意:其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共和国民之人格”,这就与此前大清王朝的臣民有了天壤之别。与此同时,这套课本的内容由浅入深极为丰富,不仅囊括了天文、地理、中外历史、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还介绍了国家政体以及伦理道德,包括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作风等等,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则是“共和国国民”的精神。

从小学四年级的初小第7册起,便有了以“共和国”以及“平等”与“自由”为题目的课文,“共和国”讲的是国家制度结构;“平等”则介绍了专制与共和之区别,以及在共和制度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内容。此外,这套教材的历史地理知识也极为丰富,深入浅出,有一课题为“共和国模范”,主要介绍了美利坚、法兰西和瑞士等三个国家,这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精英们心目中的最高向往。尤为难得的是,关于美国独立,相关课文强调指出,是从抗税开始的。

要知道,在1949年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抗税”这样的观念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直到200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国崛起》的电视专题片,关于其中的美国部分曾经专门采访过我,我当时重点讲述了当年美洲殖民地抗英的著名口号,那就是:“无代表,不纳税”,想不到这一内容却未能通过不知哪一级的审查,最终在该片中被删掉了。对此,文章作者感慨说,早在一百年前,共和第一年的小学生们就能从课本当中学到的知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人民共和国”时代,却成了中国主流媒体讳莫如深的“敏感”内容,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此外,爱国与爱人类都是本套教科书的重要主题,关于中外关系,课本中反复论述了要平等对待一切国家和民族之人,不分肤色、种族。书中更有好几课专门讲述了“博爱”和“国际道德”,比如说,对于外国人“或加以侮辱,或施以傲慢,于外人丝毫无损,特以野蛮示人耳(反而显示出自己的野蛮人面目)”。再比如,在战争中,对于“敌军之丧失战斗力者”,也应以常人待之,这就是优待俘虏的原则。与此同时,课文中还对国际红十字会作了专门的介绍。

综上所述,资中筠的文章最后强调说,我们不应该忘记,那是一个列强环伺,国人深感积贫积弱之痛苦的时代,理所当然要强调爱国和自强。但与此同时,这套教科书仍在积极倡导人类的平等和博爱精神,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待一切外国人,培养中国青少年宽广的胸怀,而不是片面地煽动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对照今天,这是何其难能,又何其可贵啊!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近日,沈阳一名收藏家首次曝光一本100年前的小学教科书,这本书用整整两课来介绍“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个事件。“更为令人惊奇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在1912年的4月。时间刚过两个月,就成为了中国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可谓与时俱进。”(4月10日《北京晨报》)

为什么要将这个事件编进教材?很显然,事件的重大性和影响力是编辑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泰坦尼克号沉没都是一件震惊全球的特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是一方面,而事件编入教材最终还是要起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是要教给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究竟具有哪些价值呢?《南方都市报》上作者廖保平的文章说,价值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它可以告诉学生,再好的技术也要有安全操作,否则,世界上没有“永不沉没之船”;再比如,通过此事教育学生在沉船、火灾事故中所必须的自救求生本领等等,而最能给人以价值的还是宣传人性中的美好因素。

“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喧哗者”。在灾难面前,在生死一线之间,船长以及很多船员、游客保持镇静自若的绅士风度,坚持“妇孺优先”的原则,把生的希望留给妇孺、把死亡留给自己,这种人性的美好因素,无论怎么赞扬都不为过。对此,南都社论的点评更是高屋建瓴:我们偏爱强调灾难当前的人的社会属性,习惯烘托集体或国家的力量,而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却分明告诉我们,最重要最高贵的还是人的命运和人的情感。

另一方面,谈到这几年流行的“民国范儿”,有学者点评说,我对民国情有独钟的,主要是1912到1928年间的北京时期,至于1928年之后的南京和重庆时期,尽管民间社会的努力值得尊敬,但当时以“训政”为名的党国体制则并无太多可称许之处。《新世纪》杂志上学者王晓渔的文章说,而目前看到的“民国老课本热”,则常常对此不加区分,囫囵吞枣。民国老课本要远胜于今天的课本,这是没有疑问的,但1928年之后的中华民国,已经是“党化教育”的天下了,所以,那时出版的民国老课本便很难幸免于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

比如说,打开1932年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就可以看到,像《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和《游中山陵记》等明显带有“领袖崇拜”色彩的课文,虽然比例极小,但是一叶知秋,与上述1912年版的那套小学教科书相比,已经明显带有了洗脑的功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