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新浪”实施新的微博管理措施,包括设立用户信用积分及微博社区管理委员会。有学者认为,继微博“实名制”后,中国网络舆情正面临新一轮的监控。

根据“新浪网”周一推出的上述两项最新微博管理规定,每位微博用户会被新浪设置80个所谓“信用积分”,“新浪”会依照积分将在该网站设立的微博帐户评出4个信用等级。而累计发表5条以上所谓“危害信息”者,其“低信用”等级会在其个人资料栏目中予以显示。同时“新浪”还有权以此扣除用户“信用积分”、删除内容并禁止博主发言48小时。根据“新浪”的这项规定,被认为是恶意发布“敏感信息”的用户,除被禁止发言48小时外,严重者可遭注销微博帐号的惩罚。另外与用户信用积分相应,“新浪”还推出了由5千余名成员组成的“微博社区委员会”参与舆情管理。

“新浪”周一发布的微博新规,显然引起了国内学者对网络言论自由状况的担忧。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类似“新浪”这样大型的中国网络运营商,其经营宗旨更多还是在政府信息管控政策与微博用户权益之间寻找矛盾的平衡点:

“其实现在对于网路,特别像微薄,他的管理本身不完全是遵循言论自由,他是考虑到了用户的言论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新浪这个规定会涉及到怎么去看待言论自由,我们认为网友哪怕说了一些过激的的言论,或者说会讨论到各种社会或公共问题。它到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所以如果我们比较开放地看待言论自由的话,在限制性的条例上面会做的比较谨慎,这样的做法从长远而言其实是不利于社会真实信息释放的。”

曾就职南方报业和《时代周报》、目前身为新浪社区委员会成员的彭晓芸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也认为,新的微博管理制度对于所谓“敏感信息”或“不实信息”的界定模糊。而根据新浪的最新规定,“危害信息”只是泛泛分为危害国家及社会安全、垃圾广告以及淫秽色情等三大类别的信息。

西安传媒专业网站“中国新闻人网”主编郭远光表示,新浪作为商业机构在相关信息界定不明确的情况下自行对客户权益作出限制的举动有失公平:

“我也在新浪有微博,我觉得设立这个委员会必要性不大,现在这样一弄反而让人感觉到怪怪的,好像就是说现实中到处都存在一些虚假信息。它的初衷可能是好的吧?但是采用这种手段,本身像这种谣言、虚假信息的定义我想永远都不可能明细化。很多东西不能简单地说是对的还是错的。不管怎么说新浪是一个商业机构,他们不能把网友发言的空间无限的缩小。”

清华大学的贾西津副教授指出,近年中国网络舆情显然比官办纸媒体的表达空间要大得多,新浪对微博又一轮的严控无疑会对其自身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但贾教授认为,就中国社会的总体而言,言论的自由表达程度能有多大,更多还取决于公众与网络运营商及政府之间的博弈而定:

“有人已经向新浪微博声明退出,在实名制之后其实就有人声明退出,所以这个对用户群有一定影响。但我觉得它只要在中国运营,就肯定是要受到政治性的政策的限制的。我觉得这中间是用户、运营商、公共管理者,比如说政府它的思路之间其实是一种相互的影响、相互的博弈。而且这个平衡点可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平衡点也是会移动的。”

中国网友就新浪微博的最新规定也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此举有利于整治中国互联网上色情泛滥的状况。但也有网友认为,“新浪”应首先公布其屏蔽的所谓“敏感词表”,否则新的措施就只不过是为删贴找个借口而已。法新社周一的报道指出,在涉及中共高层换届的“十八大”前夕,中国互联网上出现大量批评当局的内容,“新浪”此举正是为了配合政府进一步强化网络监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