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經口口聲聲說會「奮鬥至任期最後一分一秒」的那個曾蔭權,結果卻被發現,原來實際是要「外遊至最後一秒鐘」。《明報》便統計過,在去年他共外訪過9次,離港39天。到他卸任前這最後幾個月,他還瑞士、新西蘭、南美、日本,統統不放過。這還罷了,後來他還被揭發在訪問巴西時,入住日租5.4萬港元的總統套房,可謂「洗腳唔抹腳」,讓輿論嘩然。

根據《明報》的跟進調查,馬英九2008年訪問南美時,除非由當地政府付費,否則沒有入住總統套房,反而只住一般的行政套房,而且租金往往只是曾蔭權這趟豪花的十分之一。

特首辦主任梁卓偉奮力為他上司這趟奢華之旅「開脫」,指曾蔭權對出訪的酒店安排並不知情,也從無過問,下屬亦未有向他請示。

梁又說,曾蔭權過往外訪時曾在酒店會見記者,故需要租用一個大一點的房間,但當記者向他問及曾蔭權出訪巴西期間,有否在該總統套房見傳媒,見了幾多傳媒時,他卻推諉說「唔記得」。

一句「曾蔭權從無過問」,是否就可以把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呢?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我想起《戰國策》、《墨子》等都有提到,「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個歷史典故。

話說楚靈王喜歡看到纖細的腰肢,但那不是女人之腰,而是「士大夫」之腰(這實在讓人懷疑他是否有同性戀傾向)。於是滿朝大臣為了贏取楚靈王的歡心和寵信,便不惜投其所好,千方百計減肥,希望能換來腰圍變細。他們厲行節食,就算餓得頭昏眼花,四肢軟弱無力,站也站不穩,也在所不惜。結果,眾人爭相節食,竟然出現過猶不及、不少人因而餓死的情况。

類似有關奉迎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其實屢見不鮮,例如《墨子》中還有提到,「晉文公好惡衣」,於是臣子就不惜穿着老羊皮袍,戴着粗糙的布帽,用皮繩繫着劍上朝;以及「越王(勾踐)好勇士」,臣子就不惜赴湯蹈火地展示英勇。

所以,宮中的政治生態是,諂媚奉承之歪風盛行,皇上往往不需要言明,大家都能看通他的眉頭眼額,主動迎合,投其所好。這也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道理。

13、14世紀意大利的曠世詩人、《神曲》的作者但丁,在其9層地獄中,阿諛奉承的人被置於第八層。

駱家輝為中國人上的一課

上個月初,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到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但他竟不住每晚逾5000元的大會主場酒店,而只入住888元一晚的三星級酒店。出席完開幕式後次日即乘搭飛機返京,被記者問及時,駱的工作人員說,能一天解決的事不呆兩天。而該趟行程,駱搭飛機時坐的,只是經濟艙。

事件引發內地輿論熱議,有人讚駱為中國官場上了一堂廉政課。看來要上這一課的,不單止是中國官場,還包括曾蔭權及他的特首辦。

其實早於上年8月,這位首位華裔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抵京履新,當他步出機場時,鏡頭前,他們一家五口都穿著便裝,而且除了11歲幼女之外,各人都背着背囊,手拿着行李,大包小包都是自己拿,就如你我等普通百姓坐飛機出遊時一樣。而且更捨棄大使座駕的房車,改為一家人擠在七人車駛回官邸。

當時很多中國同胞看得目瞪口呆,因為這與講求排場和氣派的部分中國官員作風,構成了一鮮明對比。我想,今天港人憶起這一幕,再看到我們那位「款待門」、「豪花門」等醜聞纏身的曾特首,能不臉上無光嗎?

莎翁對誇耀權勢的諷刺

莎士比亞曾在他的名劇《威尼斯商人》中如此寫過﹕「閃閃發亮的不見得一定是黃金。」

莎翁對誇耀權勢、賣弄排場的人,一直深深不存好感,名劇《李察二世》便是描述如此一位君主的沉淪,在其另一名劇《亨利四世》中,莎翁也曾如此批評過這類浮誇的領袖﹕

「那些不知自重的君主,游蕩成性,讓一群淺薄的權臣、空疏的小人跟進左右,像那引火的柴片,瞬間點燃,也瞬間燃燒殆盡。他損害了自己的威風,把君主的身分和輕佻的小人混在一起,使其大名徒然惹來人們的竊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