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舟的一言堂 | 评论(0) | 标签:

近日众多媒体报道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旧居被拆除的消息,这件事说来很有趣。

这处在东城区北总步胡同24号的老房子,在过去的日子里曾被两次拆毁,至此仅剩木制门梁。消息报料后,首都的“有关部门” 说话了:“拆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未报批属违规”。(《新京报》)

这就让我越看越不懂,既然拆房子“违规” ,那是哪个部门去拆的?哪个部门又敢私自拆房子?更何况那还是名人旧居和国家文物。不知道哪位勇敢者能跟大家说说。不知道会不会有个新闻发言人?

这不得不让我很尴尬,甚至让我羞煞。因为被拆的是梁林夫妇的旧居,他们生前就与这“拆”字密切相关,而死后也与这“拆”字 有着无穷无尽的关联。

先说1948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据说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周恩来进城找到了梁林夫妇,让他们在地图上圈点出哪里是文物,哪里不能炸。这样的义举感动了梁林,也感动了不少仍然留在北平、没有南渡的知识分子。再加上傅作义的“识大体” ,才使得北平城和平解放。我想,梁林夫妇日后共同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必定是满怀热情的。

1952年,在伟大领袖的指示下,人民群众开始了拆除北京旧城墙的运动,梁林带头反对,但结果可想而知。于是他们留下了那句经典的话语,哪怕再盖,也都是假的。

如果说梁林夫妇在50年代面对自己曾在1948年保护的北平建筑拆除时,是痛不欲生的, 那么二位先生泉下有知,自己的老房子又被莫名其妙地拆的只剩门梁,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哭笑不得?有苦难言?亦或是沉默不语?因为我真不知道他们应该说点什么。

要知道这处被拆除的老房子是他们曾在30年代居住的,而这个时候的他们,正在北方的农村山区考察文物,记录、拍照、丈量和整理总结,为的就是要在日军侵占之前给后辈留下一点旧日印象,为的就是证明那里曾经有过一处建筑,有过一段历史的见证。没有单位指派、没有党派领导,完全是发自肺腑、出于真心的行动。而这一行动也耗费了梁林的毕生心血。

想起这以上种种,我只能一阵苦笑,历史如此诡谲,如此令我们心酸。

我还特别想说说黄修志。黄修志代表了新的一代收藏者,他们专门收集被拆除的古建筑,买下榫卯结构的木建筑,再在别处组装。我想没有“拆”字在大陆的盛行,也不会有黄修志。我当然希望多一些黄修志,有财力有魄力,懂欣赏,有品位,保护古建筑。但我同样希望大陆不会再出现王修志、李修志,奔走疾呼,抢救被拆除的建筑,不会再有古建筑因为各种原因强拆。何其矛盾!

拆,这个字我第一次认识是在墙上。我想会有不少和我有相同的经历。由拆会引伸出很多新名词,比如“拆迁办”和“钉子户”。又是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这是一对矛盾体,剑拔弩张、互不相让,但结果往往是息事宁人。这似乎成为了百姓与政府之间矛盾最为激化的一个爆发点,也成为了我们当今不得不重视的事实。进而又衍生出了同样中国特色的两个词——“和谐社会”与“维稳办”。

北京城出现梁林旧居被“神不知鬼”拆除的事情,似乎反映了北京的一种不伦不类的现状,古建筑悄无声息消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许有点过于与时俱进了。

不让孩子再从墙上认识拆字,会是一个问题。

想起梁林夫妇这次旧居被拆,似乎有印证了他们的儿子梁从诫的那句话:“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 。

如果三代人都是失败的,那么谁会是成功的呢?是毛泽东? 拆迁办?维稳办?开发商?还是“钉子户”?

2012.1.28

杨舟的一言堂的最新更新: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