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珍家迁入原隆村新居


王志珍家的老房子


王志珍和母养花夫妇


原隆村整齐的新房

  搬离自己的家乡,是王志珍多年的梦想。所以,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留恋。

  6月4日早晨5点过,太阳还没露脸,王志珍一家5口人,连脸都没洗,就带着几瓶水、几个大饼走出父母家的大门。

  他的父母跟到门外,默默目送儿子一家离去。王志珍空着手,迈着大步往前走,始终没有回头。门前路边的沟下,是他住了30多年的房子,他连瞧都没瞧一眼。他的妻子母养花和女儿则频频回头,不住抽泣。

  翻过一道梁,村子就完全看不见了。再翻过不知道多少道梁,才能走出大山。

  在山下的一块平地上,这天上午10点,将有一支由208个家庭、1400余口人、100多辆汽车组成的队伍,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故乡,开拔到300公里外的地方定居。

  几个小时后,王志珍全家将踏上一块新的土地。而此时,他对这块新的土地所知不多,甚至根本没有到过那个地方。

  “总算离开这个鬼地方了。”坐上朋友的微型面包车,这个37岁的西北汉子长出了一口气。

  这一天,他等了两年。

  别离

  眼前是无尽的沟壑。一条两公里长的土路依山而建,仅容这辆微型面包车勉强通行。透过一侧的车窗往外看,总感觉汽车随时会开到沟里,令人胆战心惊。

  路很陡峭。终于在一个很长的陡坡前,这辆小马力汽车罢工了。一家人不得不下车推行。

  出了土路,是一条宽阔的柏油公路,弯弯曲曲,起伏不平。顺行约4公里,王志珍一家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石湾村村口。他居住的菜地湾村,是石湾村的一个小组。

  这里是“西海固”的一部分。

  所谓西海固,是指黄土高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隆德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是我国最贫困地区之一。1972年,这里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就动员当地人移民。陆续已有60多万人迁出此地。2011年,当地政府启动“生态移民”工程,5年内,又将有35万人搬到新的土地上。完全搬迁后,这片区域将封山育林。

  这一次移民,菜地湾村有3户在搬迁之列。

  6点多钟,石湾村路边已有不少人在等待。一个小时后,将有3辆大巴车,载他们到山下那块平地上。从那里,这些人开始走出西海固,到距离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约60公里的永宁县原隆村开始新的生活。

  前一天,他们的家当已经装到一辆辆载重卡车上了。所以现在,大家只需携带随身物品。

  一个村民双手抱着一盆他也叫不上名的植物,因为“太喜欢,不舍得丢下”。还有几个村民把小狗装到编织袋中。编织袋上打几个眼,小狗在袋中“汪汪”叫。

  母养花也养了一条小狗。她走到哪里,小狗就会跟着她到哪里。这一次,她本想把小狗也带上,给自己找个“念想儿”,可是王志珍嫌麻烦,她只好作罢。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她特地把小狗关进窝里,免得它跟出来跑丢。

  王志珍临行前的晚上,他的父亲王世成召集家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老人没有对大儿子王志珍说什么,甚至没看他几眼。老人只是叮嘱王志珍的3个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

  “明天我就不送你们了。”老人说完就回到自己房间。可是王志珍的小儿子,分明看见爷爷回屋后流下了眼泪。

  在石湾村村口等大巴时,让王志珍想不到的是,老父亲突然出现在他眼前。两个大男人对视了一眼。还没等王志珍开口,他的小儿子就喊起来:“爷爷,你怎么来了?”

  “我来送送你们。”王世成弯下腰,摸着孙子的头说。

  “爷爷,跟我们去吧,看看我们的新家。”

  “好,爷爷跟着去。”

  王世成说完,看着儿子。王志珍点了点头,始终没和父亲说话。

  今天清早4点过,66岁的老人就起床诵《古兰经》,并特意选了一段“祝福”的章节。儿子一家人出门后不久,他觉得“不踏实”。“离得远了,这辈子不知道还能见几次面。”于是他和老伴商量,决定跟着儿子去看看,顺便再探望3年前迁到那一带的女儿一家。

  老伴也支持他:“去看看吧,回来好和我说说。我就是不在了,心里也踏实。”老伴体弱多病,腿脚不灵便。

  王世成随即打电话给自己的另一个女婿,让他骑摩托车送自己到村口。

  父子二人又站在了一起。爷爷和孙子说说笑笑,不时看儿子一眼。早晨天很凉,王志珍将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披在父亲身上。老人笑了笑,拍了拍停留在他肩上的儿子的手。

  7点多钟,大巴车终于开动了。王志珍靠窗坐着,大儿子静静地依偎着他。爷儿俩都直直地看着窗外。很快,送行的人群就看不见了。

  生出来,活下去

  公路蜿蜒,起伏不平。车上不少人开始呕吐,难受的呻吟此起彼伏。在通往山下的30多公里路程中,即使像王志珍这种常出门的人,也紧锁双眉,身体紧紧地靠着椅背。

  他的妻子及女儿,则每人拿一个塑料袋,低头弯腰,随时准备呕吐。

  “山里人走出来,不容易呀。”王志珍闭上眼睛,长吸了一口气。

  车窗外,是无尽的黄土。裸露的黄土上,间或有一些绿色。

  近些年,西海固部分地区退耕还林,植被明显见好。更早时,西海固多数地方,正如作家张承志所描述的:“这片土地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

  王志珍和他的祖辈,多年来,就这么“生出来,活下去”地生活着。

  菜地湾村只有10多户,全是王姓,属于一个穆斯林家族,有上百年历史。听当地的阿訇讲,这一家族,应是清同治(1862-1874)年间为躲避战乱搬迁到此。

  清王朝初期,回民与政府的摩擦不断。同治年间,矛盾加剧导致战争,约有20万回民移民到西海固这一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目前,西海固160万人口中,回族占将近一半。

  西海固的平均年降水量不过300毫米,但蒸发量却达到2000毫米以上。干旱的耕地里,即使高产的玉米,亩产也不过200余斤,而种子就得40多斤。

  如果种小麦,平均亩产为100斤。亩产超过150斤的耕地“就算是好地了”。蔬菜更是不敢奢想的事情。即使现在,王志珍家都很少吃蔬菜,常常是就着一碟盐下饭。

  在王世成的记忆中,1970年代初,逢大旱。日头很毒,田地里寸草不生,连山沟里的长流水也断了。当时还是集体化时代,人不能轻易离开村庄。但王世成和几个族人还是偷偷跑出去讨饭。

  从很早的时候,王世成就想“搬出去”。20世纪90年代初,孩子们逐渐长大,他手头也有了一点积蓄,便到距离村子60多公里的山下,四处寻找合适的搬迁地。那时,当地掀起一股搬迁风。但凡“有点本事”的人,纷纷投亲靠友,搬去条件好的地方。

  地方找到了,可王世成一算账,又承担不起。地皮倒是不贵,一亩地不超过100元,可要是盖3间房,至少得近2000元。他有4个儿子,3间房远远不能满足需要。4个孩子,他不能偏袒谁,也不能让谁吃亏。

  他还养了两头牛和10多只羊。山下没有放羊放牛的地方,牲畜得养在原先的村子。这样,搬家也没有意义。

  “思来想去,还是不搬了。孩子们谁有本事谁搬吧。”王世成回忆起当时。在驶离故土的大巴车上,这名虔诚的穆斯林闭上眼睛,默默诵经。他识字不多,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可他能背下整本的《古兰经》。

  多年过去,这个大家庭的生活仍不宽裕。4个儿子相继成家,除老大王志珍有两间土房外,其余3个孩子一人一间土房。平日里,他们都外出打工,但“谁也没存款”,所以,任谁也没有能力独自搬迁。

  而王世成自己,则每天到山上割草喂羊。傍晚的时候,他还要拄着羊铲,拖着不灵便的双腿,赶着羊群到山沟里饮水。

  2004年,当地实行“退耕还林”后,他唯一的收入就是每亩每年108元的现金补贴及60斤面粉的粮食补贴。

  搬迁的想法一直压抑到2010年。这一年,当地政府进行摸底,打算组织条件比较差的农户搬出去。迁入地的房子会先行盖好,每户只要交1.4万余元即可。

  这笔钱对于王家不是小数。因为这1.4万元,这个大家庭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选择

  车行30余公里后,停到原州区三营镇的一个大院子中,等待另一支移民队伍。

  等待期间,王志珍读五年级的大儿子王月虎,开始四处找同学玩。几个同学很快凑到一块儿,说着他们对各自新家的畅想。

  “我想新家是白色的窗户、蓝色的屋顶,还有五颜六色的地板。我爸爸说了,一定会满足我的愿望。”王月虎说。他的这个梦想,在学校时就已经无数次向同学们宣布过。

  他的一个同学则说:“我想要一张单人床,上下铺的,还要一个黄颜色的书桌。”

  “我要一辆自行车,还想要一辆遥控汽车。”另一名同学说。

  说完,3个孩子脸上带着笑,开始互相追逐嬉戏。

  王月虎不知道,如果没有他叔叔的支持,他根本就得不到这个梦想。

  在2010年政府组织的搬迁摸底中,王志珍和他最小的弟弟均满足搬迁条件。可是1.4万元的个人支付,王志珍和弟弟都犯了愁。

  王志珍结婚早。15岁那年,他就娶到大他一岁的母养花。婚后不久,他出门打工,10年间被“黑心老板”骗过多次,最终没攒下钱。回到村里后,他就和父亲一块侍弄土地,偶尔也出去打短工,但始终“没存下钱”。

  在政府摸底时,王志珍手头只有9000元。他弟弟手头的钱也不比他多。而老父亲王世成在陆续为几个孩子成家盖房后,更是拮据,连自己生病都不舍得买药。

  为此,王世成召集了一次家庭会议,好决定让谁先搬出去。

  “你们哥俩商量一下吧,不要伤了和气。我只能出2000块,谁搬家我就把钱给谁。”王世成直截了当地说。

  兄弟二人互相推让,没有结果。

  当时,王志珍住的两间土房,已经开始漏水。如果简单修葺,能支撑几年,得花将近2000元。如果推倒盖成砖房,至少得1万元,从经济上考虑,不合算。

  另外,他的3个孩子都已经上小学。女儿王月梅,现在读六年级,在班上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因为她比同学晚上两年学。

  菜地湾村没有小学,最近的小学在6公里外的石湾村。通常,学生们得在早晨6点前赶到学校。山里的孩子走得快,至少也得50分钟才能走到。山路陡峭,无法骑自行车,更不通班车。

  冬天天亮得晚,5点过出门,还伸手不见五指。大人不放心孩子一个人上学,也不可能每天送她,所以王月梅就迟迟没有进学校。直到两年后,她的一个堂妹到了上学年龄,二人才得以搭伴。

  “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他们能考个学校,我们就有希望了。”王志珍的弟弟当时对父亲和哥哥这样说。说完这句话,3个大男人都流下了眼泪。

  最后决定让王志珍先搬出去,弟弟把自己手头的钱借给哥哥。这些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志珍才还清。

  在这辆开往新生活的大巴车上,王志珍平静地讲着。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在静静地听。

  “我们搬出去,挣上钱,把全家都搬过来,就是对爷爷和叔叔最好的报答。”王志珍对女儿说。

  小月梅点点头,用力咬了咬嘴唇。

  走出轮回

  上午10点,车终于再次开动,一路向北,渐渐远离西海固。

  西海固生态环境恶劣,但因地理位置处于秦岭山地以北、六盘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南、河西走廊以东,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和文化重镇,早在西周就有建制。历代王朝更替,这里常是兵戎相见的地方。东汉史学家班彪避乱河西时,途径西海固,感伤抒怀,写下《北征赋》一文。

  从秦时起,这里就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以拒外敌。此后,各王朝均迁民于此。这里还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原州城内,能找到不少文化遗迹。

  兵戈已止,丝路已断。历史发生了一个调转,人口不再迁入,而是迁出。

  车渐行渐远,王志珍变得有些不安。“说实话,带着全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我还是有点担忧。”

  很小的时候,他就成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父亲唯一的本领就是种田放羊,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在这个极度缺水的地方,父亲要去找水的话,地里的活儿就没人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