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学史上,一直存在“易理派”和“象数派”之分,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从易理的角度学习、理解和诠释《易经》,但提到《易经》,不仅普罗大众容易把它和占卦联系起来,就是不少社会精英、知识分子也对易占情有独钟,比如某位耶鲁大学博士毕业,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孔孟的嘉宾,专门撰写了占卦解卦的入门读物,并在公众场合把易占的效果讲得非常玄妙。笔者不是易学专家,对群经之首不敢妄加评论,但对人们痴迷易占,心生好奇。不难理解,人们之所以服膺易占,主要是因为它预测“灵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易占何以会给人预测“灵验”的感觉。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是“霸王”原则。《易经》占卦不仅需要《系辞传》所言“大衍之数五十”等繁复程序,更为重要的是,占卦还有“三不占”原则,即“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所谓“不诚不占”就是如果没有虔诚之心,不宜占卦,即使占卦,也不灵验;所谓“不义不占”,就是如果所占问题缺乏道义正当性,不宜占卦,即使占卦,也徒劳无益;所谓“不疑不占”,就是如果没有真正的疑惑,不宜占卦,即使占卦,也难“如响斯应”。这些原则限定了《易经》占卦的适用范围,在逻辑上保证了《易经》占卦预测永远正确的可能性。如果占卦偶尔预言灵验,那可以说是《易经》的神奇;如果占卦预言错误,则可归结为“不诚”、“不义”、或“不疑”。这种游戏规则,相当于商业合同中由一方说了算的“霸王条款”,使得《易经》占卦的结果毋庸置疑,更无法证伪,因为千错万错都不会是《易经》本身的错,这样《易经》也就成了“圣经”,岂有占卦不“灵验“之理?

  二是模糊话语。《易经》占卦不仅在占卦环节设置了“三不占”原则,在解卦环节,也有奥妙。此奥妙乃是易经话语本身的模糊性。《易经》占卦的问题包罗万象、与时俱变、不可尽数,而《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六爻,都是寥寥数语,其话语及其所代表的意象都模糊暧昧,极具开放性,加之占卦所预测的吉凶悔吝,也是瞬息万变,解卦者的联想力、主观性在《易经》占卦预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偶尔言中,则说明《易经》之奇妙无穷,解卦者可谓高僧大德;如果预言失败,亦说明《易经》之高深莫测,问题在于解卦者的经验太少、慧根太浅、学识太薄。《易经》话语如此具有开放性和模糊性,如此简易而又变易,其预测岂能不“灵验“?

  三是心理作用。信奉《易经》占卦诸君,多怀虔诚之心,深疑之惑,希望从占卦中获得启迪和智慧。此间,心理暗示的作用不可忽视。心理学有个经典实验,某君身体疼痛,医生给其开了“止痛片”,此“止痛片”实乃普通之糖果而已,某君服后,感觉顿好,实际上乃是心理暗示的作用,而非止痛片的功效。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Self-fulfillment prophecy) 理论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该理论认为预测本身可以促成被预测事件的发生,而如果不曾被预告过,这样的事件也许根本不会发生。所以,“假想”可能弄假成真,“预期”可能促成现实,“精神作用”可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易经》占卦预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可能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作用。心理的力量如此强大,占卦预言岂不偶有“灵验“?

  四是信息失衡。信奉《易经》占卦的人,往往存在信息获取和信息吸收不对称的问题。从信息获取的角度看,《易经》占卦灵验的信息比不灵验的信息,更容易得到传播,不管是信徒还是解卦“大师”都更有动力和兴趣传播占卦灵验的“好消息”,过滤甚至故意屏蔽占卦预测失败的“坏消息”,形成“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的信息传播现象。历史也更多地记载占卦应验的“辉煌旧事”,而无数占卦失败的实践和案例,则作为一种“沉默的证据”,远离公众的视野,难以影响人们的判断和信仰。

  从信息的吸收来看,信奉或从事《易经》占卦的人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形成了“刻板印象”,即片面吸收证实自己观念的信息,有意或无意摒弃有关证伪自己观念的信息。比如,一些人从占卦应验的个案中对易占生发兴趣,却无视占卦失败的海量案例,从而以偏概全,盲目迷信易占的功效;一些人认为《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既博大精深,又神秘莫测,于是,凡是证实该观念的信息就会被吸收,质疑批判该观念的信息则被过滤,其先前对《易经》的观念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如此循环,对易占认识的普通观念,就可能变成牢固的信念,进而可能化成坚定的信仰。在如此的信息环境和社会认知结构下, 易经占卦又岂能不“灵验”?

  不难发现,笔者对《易经》占卦预测“灵验“的原因分析,实际上是对《易经》占卦功效的“祛魅”,诚如荀子所言: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不可否认,《易经》乃是中国文化的基因,虽大有智慧,亦颇有局限。因此,通过跳出《易经》去研究《易经》可能比心无旁骛,沉迷其中更有价值,保持批判意识和人文精神去研究《易经》可能比怀揣敬畏意识把《易经》神奇化更有意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