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国际公众的视野下,活跃在南海主权争端中的主权代言人永远是外交部面无表情、语言僵硬和严肃的新闻发言人,以及游弋在争议岛屿附近的公务船只或是其身后的军舰。

  近日,菲律宾在中国固有领土——南沙中业岛(菲称:派格阿萨岛)建立起了一家幼儿园,据报道目前共有8名幼儿和1名教师,一所小学近期也正在准备筹建,而教师将由这名幼儿园教师兼任。

  菲律宾的这一举措轻柔地在中菲邦交关系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菲律宾为何有此一举?成为各方专家和非专家们热议的话题。“菲律宾固化对占领岛屿‘主权’、企图对这些岛礁的占据成为既成事实”,成为最终共同的解释。

  尽管菲律宾当局包藏祸心,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但在中业岛开设幼儿园和小学的举措却有一个真实的借口——为了让其国民享受到教育这一国家的基本福利。

  菲律宾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武力强占了中业岛,并将其作为继续染指南沙的前沿和指挥中心,在中业岛修筑了飞机场和港口,并派遣了几十名军人长期驻防。为了弱化中业岛的国家色彩和军事化色彩,菲律宾当局长期以提供免费食物、住宿和水电等条件诱惑本国民众来此定居。

  根据菲律宾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1年岛上人口达到最高,有近300人。但毕竟,中业岛自身并没有淡水水源,岛上一切生活物资需要依赖外界,在种种不利限制下,岛上人口有所下降,目前菲律宾在中业岛上有60名常住居民,还有轮流部署的军队士兵、海岸警卫队员、警察共20人。

  尽管岛上,只有不到100人,但为其子女提供教育,这一符合个人正常需求的口实,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国际社会第三方国家公众看来理所当然。

  事实上,面对中国这一地区大国,菲律宾在争议岛屿设置幼儿园和小学的举措,同样另有深意,就是希望在国际公众的视野中固化一个形象,即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领土主权争端,如同是一场公众对强大“国家机器”的抗争。

  在时下全球民权盛行的大潮之下,“幼儿园”如同就是民间社会,代表着弱小和易受伤害的形象元素,菲律宾在争议岛屿设立幼儿园如同将其岛屿的主权代言人有意伪装成民众。

  对于中国而言,在国际公众的视野下,活跃在南海主权争端中的主权代言人永远是外交部面无表情、语言僵硬和严肃的新闻发言人,以及游弋在争议岛屿附近的公务船只或是其身后的军舰。事实上,中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一直也是强势的政府和沉默的民众,不少国家因恐惧中国国家机器的触角,进而抵制中国国企的投资,或多或少能够验证出这幅图景。

  于是,在南海争端中,中菲两国表面看似不同,但实质却相同的形象碰撞到了一起,“幼儿园”遭遇到了“国家机器”,而遭遇的结果就是对南海历史,以及中菲之间海洋主权争端来龙去脉一无所知的国际公众,天然地、毫无保留地去同情菲律宾这一弱小的“幼儿园”,伴随着内心深处对政府和国家的不信任感,将中国划为“无理”甚至“有害”的那一类。

  尽管,国际舆论虽然并非中菲南海争端的最终裁判,但却是最终结果的影响者。仍处在南海困局中无法求解的中国,为什么要放弃寻找国际社会舆论的支持呢?为什么不给予中国民间力量更大的活动空间呢?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民众在南海争端中又身处何处呢?

  事实上,一小部分化身为网络暴民在喊着“杀死汉奸、美狗”口号,幻想着打一场让“国家硬起来”的大仗;另一小部分,正排在各欧美国家大使领馆门前等待移民,心境早已超然于中国之外;而大部分中国人则在疲于奔命,应付着高不可攀的房价、择校费、丧葬费,并担忧着遥不可及的退休金自己能不能领到?夹杂着各种化学药剂的食物是否安全?他们无暇顾及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南海,而南海争端自然也成了国家的事儿。

  于是,在各色人等背后,“国家”真成为了中国的全部,只是不知道“国家”到底究竟为何?

  事实上,等中国真弄明白这个概念后,或许南海问题俨然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十几亿中国公民集思集力,还有什么国际纠纷能难倒中国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