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目的宣傳期已經過了,我不再接受媒體專訪」,舌尖上的中國製片人陳曉卿昨天客氣地拒絕了記者訪問的要求,僅低調表示,該片最初定位是希望通過美食這個平台,看到更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陳曉卿告訴本報,目前正在籌畫第二季的節目,但一個紀錄片的製作是個系統工程,首先要做市場調查,有需求才會做。時間也需要製片方確定。

他表示,和以往那些介紹吃本身包括吃的烹飪、禮儀類節目不同,這一次我們更多像是「吃貨」(指愛吃的人)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來做這個事情,更希望觀眾能在紀錄片裏看到中國的變化,通過味覺來感受這個變化。

陳曉卿強調,他在中央電視台已經工作廿多年,大多數題目是由上級派下來的任務,這是第一次自己上報,而且通過了,對自己這樣一個「吃貨」來說,能把吃和拍紀錄片結合在一起,實在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舌尖上的中國」耗費了廿餘位工作人員十三個月,跑遍六十個多個地方才製作完成。陳曉卿覺得,如果時間和經費更充裕,做出來的效果會更好。

東方早報報導,對包羅萬象的中華美食,如何尋找最終主角?陳曉卿說,一集時間有限,只能在有限的時間,選擇附帶更多資訊的美食。比如,第一,它有很好的人物故事,這個故事一定要有趣,這個人本身一定要有意思。第二就是這個食物得特別的中國,在它身上能夠沉澱一些歷史精華和文化傳承性的東西。第三,得創作者比較感興趣的主題,像拍雲南的松茸,就是編導特別喜歡香格里拉。

陳曉卿坦承,該片製作之初就考慮到國際市場需求。東方早報報導,他把每種食物、每位廚師、每位與食物有關的人,都當成「角色」去打造。而攝製組為達到要求,做了非常詳盡的前期調查,也借鑒了國外同行的經驗。

美食家蔡瀾和沈宏非都是這個紀錄片的美食顧問,陳曉卿說他們的意見影響了團隊的創作。比如蔡瀾喜歡自然的飲食,也暗含了環保的理念。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