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知言

 

胡泳

 

《孟子·公孙丑上》有这样一段对话:“公孙丑问曰:‘何谓知言?孟子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诐:偏颇,意近英语中的bias。蔽:欺瞒,隐藏。淫辞:浮夸不实的言词。陷:失陷,陷溺。邪辞:不合正道的言论。离:违背,背离。遁辞:躲闪掩饰支吾搪塞的话。)

公孙丑向孟子请教:“什么叫知言?”孟子说:“偏颇的言辞,我知道它欺瞒的地方;浮夸的言辞,我知道它失陷的地方邪异的言辞,我知道它偏离正道的地方;搪塞的言辞,我知道它理屈词穷的地方。”

《朱子语类·卷五十二·孟子二》更进一步把诐辞、淫辞、邪辞、遁辞视为递进的关系:诐辞,乃是偏於一边,不见一边。蔽者,蔽于一而不见其二也。既有所蔽,说来渐次夸张,便进入“说得淫”阶段。淫者,广大无涯,陷於其中而不自知。至有所陷溺,如陷在水中,不见四旁矣,遂成一家邪说,离於正道。到后来说不通时,便作走路,所谓“遁辞”也:辞穷无可说,又却自为一说。

孟子在这里警告,切不可被诐辞、淫辞、邪辞、遁辞,蒙蔽了双眼。张庆祥在《黄庭禅》中辨析说:为什么孟子用这个字,而不用呢?这两个字是不同的,有看不见、隐藏在里面的意思;那个隐藏的心念,看不见的心念,才是“辞”。而“词”是在嘴巴上发生的,已经讲出来了,听得见,明明白白,已经成个名词了。

关于言辞与隐藏的关系,西方有个著名的说法是:语言是为了掩盖思想。这个说法有许多来由:一说是,1807年,西班牙驻法国大使在和法国外交部长塔列朗 (1754-1838) 交谈时,提起这位外长以前曾对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允诺
过的一件事,提醒他应当兑现自己的诺言。塔列朗推诿道:人有舌头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这句话套用了法国剧作家莫里哀 (1622-1673) 的喜剧 《逼婚》 第四场中庞克拉斯博士的一句台词:语言给了人,是为的说明白他的思想,反其意而用之。法国十八世纪末叶的政治家巴勒尔 (1755-1841) 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了这件事。

另一个来源是:德国诗人海涅 (1797-1856)在《观念——勒格朗特文集》一书中写道,拿破仑一世的警察总长约瑟夫·福雪(1755-1820) 曾讲过:
之所以创造语言,就是为了隐瞒我们的思想。

第三个来源出自法国作家、哲学家伏尔泰(1694-1778) 的《对话之十四》 。在这篇对话里,一只阉公鸡对一只阉母鸡说: 人类有思想只是用来证明自己的不义,他们使用语言也只是为了隐瞒自己的思想。此外,和伏尔泰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爱德华·杨格 (1683-1765) 也说过:人篡改了语言的自然使命,他说话仅仅是为了让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

既然言说当中有许多隐藏,“知言”就很重要了。18世纪朝鲜阳明学者郑齐斗解释孟子所说的“知言”时,有以下论述:“诐,偏诐也;淫,放荡也;邪,邪僻也;遁,逃避也;四者,言之病也。蔽,遮隔也;陷,沉溺也;离,离叛也;穷,困屈也;四者,心之失也。凡四者皆相因。言人之有言,皆出于心,苟非其心纯于正理而无蔽者,其言不得平正通达而必有是四者之病矣。即其言之病,而知其心之失,此所以知告子之言勿求之说,为心不可,而卒之以圣人不易变之而已。盖孟子之所以如此者,惟其以仁义为吾心,而就心上集义,其体洞然明白,是是非非,纤毫莫遁,则既能尽其心而知其性矣。故于凡天下之言,亦无不知其得失之所在,……

黄俊杰先生说,郑齐斗解释“知言”,有两个论点值得注意。第一,人的语言没有自主性,语言是人的心灵运思的产物,所谓“人之有言,皆出于心”;第二,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功能的“道德心”,郑说:“盖孟子之所以如此者,惟其以仁义为吾心”。正因为“心”是一种“道德心”,所以能够如郑所说:“于凡天下之言,亦无不知其得失之所在”。

詹杭伦先生精辟地阐述说:“孟子所说的知言,就是对于偏颇的、过分的、歪曲的、隐讳的等等违背道义的言辞要清楚地了解其要害所在。因此,‘知言’实际上就是辨别言辞是非善恶的能力。而要具有知言的能力,必须首先在心中确立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用这个标准去观察社会,衡量言辞,才能够分辨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由此,他提到,要“知言”首先应该“知道”。

朱熹《孟子集注》说:“程子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又曰:孟子知言,正如人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直;若犹未免杂于堂下众人之中,则不能辨决矣。”元代许谦《读孟子丛说》云:“知言即是知道……知道理明,故能知天下之言之邪正得失。”

这里的“道”,当然就是仁义之道。因为仁义为其本质,有普遍必然性,所以知言才成为可能。郑齐斗说:惟其心通于道而无疑于天下之理,故能辨人言之得失,而又知其始终之不可易也。用朱子的话说,知言,知理也知言,正是格物致知,不知言,则不能辨天下许多淫,邪,诐,遁。将以为仁,不知其非仁;将以为义,不知其非义,则将何以集义而生此浩然之气。这里说到“知言”与“养气”的关系,那就是下一篇专栏才能详述的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