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这一天必将载入人类自由史册: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以全票表决通过议案,正式以立法形式就“排华法案”向全体华人致歉。这是迟到了130年的正义——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某一族裔的移民排斥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该法连同其他歧视性法案,禁止华人在美拥有房产、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禁止华人妻子儿女移民美国、禁止华人在政府就职,甚至禁止华人同白人在法院对簿公堂。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六个获国会通过的道歉议案。在过去的25年间,美国分别就二战时将日裔关进集中营、派兵推翻夏威夷土著王朝、黑奴制、奴隶制、对印第安人的不公平待遇等道歉,以修复族群关系。尽管此次道歉,华人并未因此而获得索赔机会,但对美国而言,公开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这种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无疑是人类理性的进步。

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排华法案的诞生亦如是。对此,有人断言排华法案就是“基于对华人族裔的种族和文化的歧视,是美国白人族裔对华人的偏见与傲慢的产物”,这恐怕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道德化裁决,显然有失客观。事实上,美国社会在排斥华人之前,也曾一度强烈地排斥过同属白种人的爱尔兰移民;而一些学者归因于所谓的“弱国无外交”——美国排华潮涌动时,清政府虽曾有所交涉,但因其软弱无能而不了了之——恐怕也失之于简单。

外交因素固然不可忽视,但其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乃至是浅层因素。更本质的问题在于,国弱积贫所导致的国民权利缺失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一方面,彼时积弱积贫下的中国,无论是经济生产还是社会生活,都远远落后于因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繁荣的欧美国家。在此背景下,华工的议价水平自然很低甚至为零,这种廉价的劳动力,一旦大批涌入美国社会,便给已享受较高工资和生活水准的美国工人带来了竞争威胁——他们的“饭碗”变得岌岌可危,自然对华工强烈不满。但对于以逐利最大化的资本家而言,显然乐于引进廉价华工,事实上当时许多资本家就因此而大获其利。

另一方面,由于权利意识的长期缺失,对政治漠不关心,华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一时难以融入美国社会。对来自中国农村的贫穷华工来说,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观念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之华工在美国得到的工酬已高于在国内的收入,因而即便工资极其低廉、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工作超负荷,华工都能忍受。显然,这样一种“低姿态”,并不能给华工换来哪怕小得可怜的权利空间,反而因这种“竞劣”方式,给美国推进工会运动和民主代议制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美国雇主可以利用华工来加强他们在劳资纠纷中的筹码,倘若华工大量涌入,可想而知美国的工会运动将陷入停滞,劳资谈判将无法展开。这种状态若长期持续,最终难免引发政治危机,这显然是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正是出于国家利益考量,在1877年由美国国会参众院发布的一份报告书中,尽管肯定了华工给美国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但也因华工入境而使美国工人“陷入失业”、“中国人把工资水平降低到白人男子和妇女不免挨饿的程度”,因而美国劳工和工匠们“毫无例外一致反对中国人涌入”。之后,在多方层层推进下,排华法案最终得以通过。

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制度条件下,排华法案的诞生有其必然性。但这是以内部无法自洽的非正常方式实现的,它反映了美国选择的两难:一方面,对某一群体的排斥,严重违背了捍卫人权的美国宪法精神;另一方面,倘若不设限地接纳某个会使美国民主制度失衡的群体,美国也就不再是美国。也正因为此,即便是以理想主义著称的民主派政治家威尔逊,面对排华法案,也难以毫无保留地站在华工利益一边。1912年10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加州宅第法案引发的亚裔移民问题发表评论称,“关于中国和日本的苦力移民问题,我赞成国家的闭关政策。整个问题不是种族的同化问题。”而是为保护国民“免受不公正和不可能的竞争”,毕竟“民主依靠于公民的平等”。

最终,现实的族群与国家的利益最大化,战胜了人权与人性。显然,美国之所以如此选择,既在于世界秩序是民族国家之间的强权模式,更在于当时华工权利意识尚未觉醒或处于萌芽状态。而从错误法案的出台到废除,再到正式表达歉意,正是华裔权利意识觉醒并日渐强大的结果,它表明了华裔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已有进步。事实上,美国现有的400万华裔,已成为美国政客们不容忽视的群体。但也应看到,这一道歉案,由于只要求对“事”道歉,而不涉及对“人”的道歉及赔偿,因而只是一种政治姿态,也就难言华裔获得了彻底胜利。毕竟从形式正义到实体正义,还有一段距离,这需要广大华裔继续为之奋斗。

无论如何,排华法案道歉案再次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权利只能在不断的抗争中争取。毋庸置疑,自由移民是人的基本权利,人权的享有与国籍无关。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东西,也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或者与生俱来就惠及所有群体,而是通过血与泪换来的。这即便在美国这个所谓的“文化大熔炉”里,亦不能例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