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誠品書店果然要在香港開張了,很多年前便聽說過他們的意圖,那時候一有機會就潑冷水,常勸他們最好別打香港的主意。不是不喜歡誠品,恰恰是因為喜歡,尤其佩服老誠品那獨樹一幟的風格與勇氣,所以就更不忍看見他們盡興而來敗興而歸。不只是我,許多香港朋友都曾好意建言,告訴他們香港這塊地方不是這種書店活下去的土壤。人家也不儍,始終要來,大概早有策略,又或許香港已經變得不一樣了。但願是這樣吧。

想起前段時間「反蝗」聲勢最旺的時候,一位老友在電郵上慨嘆:「前陣子在台北碰見兩個斯文有禮的年輕人,原來是大陸過去的自由行,他們很客氣地問我一家書店的位置方向。為什麼我在香港就很少碰見這麼文藝清新的自由行呢」?雖說這番話略嫌粗糙,太過「本質化」了地方差異。但我明白這位老友背後的心情。

是呀,你看大陸《城市畫報》這類「小清新」刊物,莫不洋溢一股濃濃的台灣味,手工咖啡自行車,二手書店老家具,《海角七號》陳綺貞,恨不得在神州大地上複製出一個又一個的小台北。再看網上一群文藝青年「哈台族」,人數不多,可情熱如火,買書貴一點也要買台版書;有機會去台灣當交換生更一定要騎車環島,途中住住民宿,領略那傳說中的人情淳厚、風光靜好。回看香港,我們的年輕人豈不也是越來越愛台灣,師大路夜市要拆,他們幾乎和當地人一樣難過。

撇開大陸赴台旅行隊那種故宮、大溪、阿里山的政治好奇鴨子團不管,也撇開香港離大陸太近往來太方便,所以多了一大批台灣罕見的奶粉廁紙搶購班不算。我還是能夠感到老友形容的那種差異,為什麼去台灣的自由行會在誠品通宵打書釘?為什麼來香港的自由行常在廣東道排隊買 LV?為什麼去台灣的自由行會在墾丁參加露天搖滾音樂會?為什麼來香港的自由行到了大嶼山只玩迪士尼?

答案太簡單了,你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你就吸引什麼樣的遊客。你見過有人去拉斯維加斯感受文藝氣氛的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