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親密關係中的怨偶,民進黨與社運的糾結是命中註定的,台灣以往歷史發展軌跡決定了這種政治格局。

文/何明修

TEST民進黨與社會運動之間,有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在野的民進黨往往與社運站在同一陣線,但是一旦取得權力,卻採取另一套作法。從社運者角度來看,民進黨政治菁英常以工具性的思維來看待社會改革。

相對於國民黨而言,社會運動對於民進黨的指責是更加嚴苛的。國民黨右翼保守立場積習以久,社運人士自知無法撼動。但他們對於民進黨這個不忠實的政治盟友,反而覺得憤慨。就如同在1968年,美國新左派是去大鬧為了越戰問題舉棋不定的民主黨,而不是鐵桿反共的共和黨。

在民進黨看來,社運人士的想法太天真,只關注單一議題,而忽略了政治操作的複雜性。民進黨認為社運人士有一種或許可以稱為社運幼稚病的心態,彷彿執政者可以立即由上而下地推動社會改革,而不需要理會潛在的保守民意。

就如同親密關係中的怨偶,民進黨與社運的糾結是命中註定的,台灣以往歷史發展軌跡決定了這種政治格局。

在1986年,突破戒嚴令的反對黨民進黨在台灣成立。戰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已經使得台灣社會陷入千瘡百孔的困境,農民土地被污染、工人被迫承受高度剝削的勞動體制,獨厚軍公教人員的福利體制讓大多數人面臨貧病交迫的風險。80年代中期層出不窮的自力救濟風險顯示,長期控制台灣的黨國體制已經無法鎮壓四處爆發的民怨,而執政當局也缺乏改革的意圖,讓經濟成長的果實更公平的分配。

新成立的民進黨很快就被推向社會運動的潮流,反核、產業民主是黨綱高舉的價值。在解嚴街頭抗議狂飆的年代,政治抗議與其他社會運動往往不容易區分清楚。也因此,在保守人士與主流媒體的眼裏,民進黨就等同於街頭暴力,他們的支持者不外乎是「穿拖鞋、嚼檳榔的」。這種偏見不只反映了對社會失序的恐懼,也透露出明顯的階級歧視。

然而,創黨初期的左傾路線只是時代氛圍的產物。到了90年代中期,民進黨看見了執政的前景,「希望、快樂」這種討好中產階級的口號開始浮現,取代了對轉型正義的嚴肅追討。近半世紀以來,種種威權統治的遺緒並沒有好好被處理,反而是當成見不得人的家醜,擔心會成為選票開拓的障礙。因此,在2000至2008年,民進黨政府與社會運動之間的衝突加劇,其實並不是令人意外的結果。第一次政黨輪替固然使得許多運動者得以進入體制,參與實際的決策機構。然而,這些程序性的進展卻無法扭轉民進黨高層的保守化。隨著「拼經濟」的發展主義成為民進黨政府的施政基調,各種要求重分配、勞工保護、生態保育的改革承諾就被擱置了。

事實上,大部分民進黨領導者都缺乏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這使得他們總是與基層群眾脫節;而且一旦取得權力之後,他們只能以空洞的「勤政」、「清廉」表現標準來與國民黨對手競爭,要不然則是訴諸於「愛台灣」的民族主義式動員。

追根究底,兩個歷史原因埋下了民進黨與社會運動分離的伏筆。

首先,早在戰後初期,挑戰國民黨專制的反對運動已經分裂成為相對立的兩派。支持社會主義革命的一派是與中國共產黨有關,另外一派台灣獨立運動者則是在海外台灣人社群進行動員。在白色恐怖的年代,「紅」與「白」之間並沒因共同的壓迫而產生休慼與共的情感,民進黨承繼了台灣反對運動,也接受既有的分歧格局。在左翼立場被中國民族主義者壟斷的格局下,本土派被迫只能站在政治光譜上的另一端。

其次,長期以來,本省人被排除了在政治權力之外,他們的歷史、宗教與語言被當成是低劣的,在政治禁忌被打破之後,「台灣人出頭天」的族群動員是勢不可免的現象。然而,族群與階級的界限並不是重疊的,到了80年代中期,本省人固然在文化上是被邊緣化,但是被黨國收編的地方派系、政府扶植的本土財團、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主仍是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與經濟權力,而以「高級外省人」自居的權貴菁英只是少數,許多外省人沒有享有黨國體制恩庇。因此,一旦民進黨將注意力轉向族群正義,階級的議題就容易被冷落了。

總之,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不可避免地將民進黨推向左翼的立場,但是統獨與族群的糾葛使得其菁英頻頻向右看,不時出現背離社會運動的舉動。無論是在朝或在野,民進黨的實際作為也許可以稱為「不甘心的左派」。

現在的問題是,從社會運動人士的角度來看,應怎樣期待民進黨這個不忠實的政治盟友?對於民進黨的機會主義之批判,社會運動者已經提出不少的論述。從另一角度來看,也許台灣既有的政治格局並不是完全不利於社運的。美國韓裔教授李允卿在去年出版一本比較台韓勞工運動的專書Militants or Partisans,她強調,南韓悲壯而激昂的工運其實是反映了勞工階級的政治孤立,無法獲得政黨體制的支援。相對地,民進黨對於勞工議題的選擇性吸納,固然窄化了台灣工運發展的規模,但是確實為勞工階級爭取到不少的實際權益。換言之,儘管台灣的社會運動一直無法扭轉既有的歷史條件,他們仍是成功地為所代言的弱勢群體爭取到最好的政治議價。
(作者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