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評論員程翔指,整套國民教育由教材到評核,都是在做政治洗腦。「這是『黨民教育』,把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強加在香港。」

文/ 雨文 圖/梁正燁

「土地已經回歸,民心何時才能回歸?」這是香港左派陣營多年來的焦慮。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7年訪港時,促請特區要重視國民教育後,在中小學推動必修的國民教育科,便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的施政要務,並將今年9月新學年率先在小學試行。

然而,早前傳媒爆出的「中國模式」教材,以及隨之曝光的疑似「共產黨兒童組織」、類同中國少先隊的香港「國民小先鋒」,以至教育局長吳克儉秘密上京等一連串事件,令公眾對國民教育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學者直指現時推行的國民教育是「黨民教育」,荼毒青少年,直接衝擊香港的核心價值。中學生亦指這是一場「洗腦運動」,扶植「紅衛兵」的溫床。

去年5月,教育局就新設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開展諮詢,有關課程指引隨即在社會掀起軒然大波,公眾擔心這會變成政治洗腦教育。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曾在微博毫不掩飾地指出,香港政府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就是要向學生「洗腦」:「有人說要培養中小學生的批判意識,但國際社會通常做法是在大學培養批判思維意識,而不是中小學;有人說德育及國民教育不要聽中央政府的,但那還叫國民教育嗎?」

經過一年諮詢、修訂,教育局在今年4月底拍板,並聲稱《指引》內容強調多角度討論,放棄去年諮詢稿只准談民生不談民主、講求「和諧團結」等「愛國」目標,改為引入討論中國人權、法治等議題。不過,教師、教授爭議事件時,被要求保持理性中立和慎選教材,甚至要用「適當的抽離和投入」手法,避免學生出現激烈情感。當局建議國民教育今年9月率先在小學試行,先有三年「開展期」,明年起再在中學進行,至2015和2016的學年正式分別在小、中學推行。

「阿爺」交托的政治任務

經修訂後的國民教育, 雖然被指是換湯不換藥,但還未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不過,有一群中學生卻一直關注這個問題。去年5月29日成立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以反對政府強推國民教育為宗旨,直指當局是在推行「政治洗腦」。7月特區政府新班子剛上場,他們就不斷「狙擊」教育局長吳克儉。吳克儉出席的所有公開活動,幾乎都有他們的示威聲。

他們不滿地說,「現在中學有通識科,小學有公民教育、常識科,為何還要有國民教育科呢?這是資源重疊,是否純粹是為了配合『阿爺』的政治任務呢!」學民思潮核心成員黎汶洛指,國民教育是把「愛國」與「愛共產黨」劃成等號,「由小學灌輸中共思想,只講共產黨好,但在文化、歷史方面的認知卻很少,這對國家發展不利。愛國是要有批判性的,要使執政黨不斷改進才對整個國家發展有利。」他們呼籲教師和家長也站出來反對,「教師、家長是最大的持份者,如果他們都不理的話,香港的教育就玩完了。」

直至7月初,由教育局每年資助近千萬元營運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出版《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教材,向全港中學免費派發,作教學參考。《手冊》大篇幅唱好中國政制, 形容執政集團為「進步、無私與團結」,是社會科學所言的「理想型」;對美國的政黨制則批評為「政黨惡鬥,人民當災」。整套教材一面倒唱好共產黨執政下的中國,帶有濃厚的政治灌輸意識。

《手冊》的內容經傳媒曝光後,公眾驚覺整套國民教育由教材到考核,多採用內地的模式和內容,集中在對國家和執政黨的認同。這與中共建政之後,在小學、 中學、大學推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當一致:名義上是國家認同、愛國教育;實際上是政權認同、愛黨教育,由歷史事件到人物評議都以中共的好惡為標準。這與現時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公民教育大相逕庭,後者注重培育獨立批判思維,教導有關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和公民規範。

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指,國民教育所吹捧的國民身份認同,具有相當危險性。「任何身份認同包括國民身份認同都是劃圈遊戲。在圈內的有歸屬感,而在圈外的則屬『他』者,也即具有排他性。歷史上有許多仇殺都是因國民身份認同而來的。面對這種情況,東歐有學者摸索出,要引入民主、人權來作平衡,使狹獈的國民身份取得平衡。」

隨著「學民思潮」對吳克儉窮追不捨,以及媒體深入調查,不斷揭露出國民教育並非單純的教學,背後更多地涉及政治團體甚至是政治目的,使整件事在社會上掀起淊天巨浪。

最具爭議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教材,內容有不少地方偏頗。例如,手冊指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是實現堅持中共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合一的「三維一體」;又指中國由1953年至1978年,(即包括毛澤東時代搞的大躍進、大饑荒、反右運動等天災人禍的社會情況下)GDP有年均6.5%的增長率,「給後三十年9.8%飛躍式年均增長率打下了扎實基礎。」(詳見後文《永遠特殊的中國模式》)

特區教材黨員編寫

出版該《手冊》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在2007年成立。董事會主席為教聯會會長楊耀忠,董事則包括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工聯會榮譽會長鄭耀棠、教聯會主席黃均瑜,總監是左派漢華中學前校長馮敏威,全部都是傳統左派陣營中人。而負責編製《手冊》的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是前全國人大代表。

有媒體更揭露,身為中共黨員的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傳寶教授,獲得香港特區教育局邀請,成為編寫設計國民教育教材的主要成員之一。黎汶洛批評,此舉嚴重干涉 「一國兩制」。「這是洗腦運動,在小學推出相當危險,因為小學生沒有判斷力。香港是中國少有擁抱普世價值的地方,國民教育會把香港這幾十年辛苦建立起來的核心價值一鋪推翻,把香港僅有的自由、人權、法制全給閹割。」

「學民思潮」另一核心成員吳仲謙也說:「慢慢來侵蝕,使民主派人數減少、群眾壓力縮小,公民變成沉默的公民,到時我們原本擁有的全部都消失不見了。」

與此同時,香港城市大學的屬下企業「毅恆教育」,獲得優質教育基金800萬港元公帑資助,研發出的「匯通國民教育課程」,早在三年前已在天主教香港教區的18所小學推行。課程大綱的受爭議內容,包括建議學生在堂上聆聽紅歌《歌唱祖國》、藉分析毛澤東書法學習其「持之以恒、刻苦努力」的精神等。該套課程的第二階段在去年底至明年中推行,屆時共有32間教區小學「直接參與」,涉及四萬多個師生及家長,終極目標是推廣至全港小學。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08年出任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同年優質教育基金就向毅恆批出首輪國民教育撥款。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批評,上述課程大綱明顯把內地政治思想教育搬到香港,例如利用祖國山河美化紅歌、以學習書法包裝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等,正是典型洗腦教育。

即使由書商導師出版社出版、供初中生使用的《少年心》教材,內容亦偏向唱好,例如青藏鐵路、發展航天科技、政府拉近城鄉差異、中央解決房屋問題、外交國力提升。 負面國情最突出是探討貪腐問題,但沒有觸及中共高層貪污和中共體制助長貪腐。在論述計劃生育衍生人口老化和男女失衡問題,也沒提及幹部強迫超生孕婦墮胎。 教材內所引用的數據,部份更來自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學生要接受「愛國評核」

除教材被「染紅」外,教育局制訂的有關課程評核即「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APASO)問卷亦有引導性。問卷要求全港中、小學評估學生是否愛國,當中包括「為了保障中國的就業情況,我們應該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和「即使人民認為國家所做的不對,我們也應該支持國家」等問題,有以「國家」包裝中國現政權之嫌,引導學生支持現政權。媒體被露,大角咀一所小學,就因為「愛國評核」問卷評分低於全港平均數值,學校需要調整校政、強化國民教育,使所屬學生「愛國」不落人後。黎汶洛批評道,「這與北韓沒有分別,公民教育是培養人有思考力,不會受到思想箝制。」

政治評論員程翔指,整套國民教育由教材到評核,都是在做政治洗腦。「這是『黨民教育』,把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強加在香港。」

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亦指國民教育不可以取代公民教育,因為前者只是公民教育的其中一個環節,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政治教育,包括人權和民主的國民教育。現在以國民教育取替公民教育,學理上講不通,有抵觸。而在教學時,公民斆育一直運用批判性教學,不應像國民教育般單一灌輸,一面倒唱好。「像我曾在兩間學校教通識科時,討論比較香港和內地的人權狀況。A校同學事後回響是,中國人權不好,對中國觀感較差。B校同學事後回應是,『我們分辨得到國家與政府,愛這個國家但不喜歡這個政府所做的事。』應該這樣來教育學生,是其是、非其非。」

梁恩榮又指,現時針對小學的教材相當少,「這是個很大的空隙,相當不足」,政府不應急於新學年在小學試行。

不過,政府似乎並未理會學界和社會的擔憂。7 月17日,吳克儉罕有地秘密上京,會晤國家教育部長袁貴仁,連特區駐京辦亦一度聲稱不知此事。只因內地媒體和教育部官方網站報道,這次行程才得以曝光。

據北京《中國教育報》7月 19日報道,袁貴仁17日在北京會見了吳克儉。吳向袁表示,香港教育局願意與國家教育部緊密合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香港的繁榮穩定發揮更大的作用」。教育局事後書面回應香港媒體時,僅承認「會面只談及特區政府已公佈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並將以實務及循序漸進方式在學校推行」,與內地媒體報道的內容有出入。公眾因此更質疑,推動國民教育是梁振英上台後開展的政治任務之一。

國民教育為何是政治任務?香港過往一直在中小學推行的是德育、公民教育,屬「隱蔽性課程」,即不獨立成科而是融入日常課程,例如中文、中史、常識科等。不過在回歸後,左派指香港人一直「人心未回歸」。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今年6月底發布的調查便顯示,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評分7分,是1999年人大釋法以來的新低。

京憂港人無「國家意識」

中國問題專家林和立指,北京早有時間表,且早在回歸前已開始部署。「吳克儉上京是北京示意,讓他繼續在香港推行下去。北京要港人增強愛國意識,因為北京怕香港,雖然泛民現在四分五裂。所以北京要向香港年輕人多做些工作,把重點放在年輕人身上。」

林和立分析,胡(錦濤)溫(家寶)近年施政轉趨保守,主因是要面對內地每年10多萬宗群眾事件,擔心如果在香港再出現任何事可能會影響到內地,故此要加大力度維持穩定,更多地灌輸民族意識、愛國教育。「現在香港國民教育已上馬,『少先隊』活動亦已在香港部署了十年、八年,現在是時候可以在香港全面推行,雖然遇到阻礙,但仍會推下去。」

程翔則指,事情的關鍵在於2003年50萬人遊行,迫令北京和特區政府擱置《基本法》23條立法有關。「北京相當氣憤香港人沒有國家意識,對港澳事務的態度出現了180度大轉變,由不干預變成每件事都干預。」他指出,在香港社會於2004年討論2007年應否普選特首時,北京就指港人的國民意識未加強之前,不適宜有普選。「那時展開了『港人治港應以愛國者為主體』的辯論,國民教育就是在那時定調的。」

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時,訪港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晚宴上說:「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程翔說:「胡錦濤親口這麼講,下面的還能不做。」

此後,國民教育即成為教育局的課程改革重點,由2006年花費500萬元,到2007年突然增加了六倍至3530萬元,但該年教統局的帳目卻沒作任何解釋。前任特首曾蔭權,在200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推行「薪火相傳」國情交流團,撥款亦節節上升,至今年撥款增至9620萬元,六年間急增了18 倍。單是中小學生參加的廉價國情交流團,每年支出已彈升至近5000萬元。另外增設5億元一筆過津貼,資助全港學校推國民教育課程。

2010年秋,曾蔭權又在《施政報告》中,正式決定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隨後不到半年,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便極罕有地快速完成準備工作,並於2011年5月推出諮詢稿,建議在中小學全面推行國民教育。

林和立指,特區政府強推國民教育,將直接衝擊香港的核心價值。「一國兩制是指香港除了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之外,還有保存香港的傳統意識形態,例如法治精神、教育實行普世價值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新聞自由等。如果這些價值受到正面衝擊,就可能產生盲目的民族主義。」

泛民政黨反應低調

在學民思潮連番主動出擊下,沉默多時的家長也站出來反對國民教育。去年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因為在寓所樓下身穿「六四」字樣上衣一度被警方帶走的黃健,批評當局的課程指引教育目標不清晰,擔心一味唱好當權者,只會把孩子教成「講大話、唯利是圖」。育有三名子女的他說,若政府強推課程,不排除不會再讓子女入讀普通學校,改而安排子女到與志同道合家長自辦的私立學校就讀。

直接受衝擊的教育界,迴響亦甚大。全港有近500 間小學,其中三成約150 間小學,包括聖公會、天主教、基督教信義會及佛教聯合會等大型辦學團體轄下小學,已表示不會在今年9月推行國民教育科。小學老師鄺國全指,雖然他所屬的小學今年不會推出國民教育科,但擔心教授時難以中立,「國民教育所講的中國,究竟是指的什麼意義上的國家?吳克儉說可以講爭議性課題,但可圈可點,在美國可以罵奧巴馬,但在香港國民教育可否罵胡錦濤呢?」

鴨脷洲街坊學校校長馮碧儀則指,該校今年9月不會推出國民教育科。「現時市面上沒有合適教材,怎可以用這些洗腦教材來教學生呢?有良心的學校和老師都不應該這麼做。」她 指,教育局這次處理國民教育手法相當罕有,諮詢期短,整個過程不透明,「沒理由,1000多萬元只給一兩間機構編製洗腦課程,沒試過,相當奇怪。」

在事件上一直表現低調、擁有9萬會員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亦宣布加入反對行列。不過,泛民各政黨至今對事件仍然低調。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現時面對9月立法會選舉的關鍵時期,政黨要保持低調,免被人指用此議題來「抽水」。

面對公眾強烈憤怒,要求撤回國民教育重新進行諮詢,教育局長吳克儉仍然為有關課程護航。諷刺的是,有媒體揭露,包括特首梁振英的三名子女、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兩名兒子和多名高官的子女,都是在英國或其他國家就學。吳克儉兩名兒子中學時期留在香港讀書,其中一名兒子則在大學時到外國升學。 蔡子強說,這是「身體力行對香港教育制度表示不信任」。

美國思想家Thomas Paine曾說:「當一個人已墮落到『宣揚自己所不信奉的東西』時,他已做好了幹一切壞事的準備!」

梁恩榮指,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後將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被灌輸,即使不被灌輸,卻會促成「大家一起造假」的扭曲價值觀。「曾有一名小學老師對我說,學校指派他負責升旗儀式,但每當他升旗時,一看到國旗就看到坦克、看到有人被坦克車輾過。」他透露,這名老師無力反抗,升旗時唯有裝作肅穆,「這將使整個社會的價值扭曲」。

民間數十個包括教師、家長與學生團體,已決定在7月29日發起大遊行,要求政府撤回國民教育。林和立指,如果遊行人數多,影響建制派在9月立法會選舉的選情,中央可能會作出技術性調校。「北京是有彈性的,整體會作門面上的修飾,內容則會避重就輕,修改一點點,不過主旋律仍是強調愛國主義、民族主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