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一点的话,你会发现美国的州界、县界乃至更低层次的行政区划边界有很多是直线,其中不少是南北走向的经线,或东西走向的纬线,少数州的边界甚至全部由经纬线构成。这是为什么呢?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欧洲列强纷纷来到这块被称为新大陆(The New-World)的地方来开疆拓土,西印度群岛和大小安的列斯群岛被瓜分,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中南美洲和北美南部地区,英、法等国则致力于争夺北美洲,西班牙占领的部分北美洲土地后来也落入英国后裔之手。

在这块原本属于土著印第安人的土地上,殖民者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除了在高山峻岭、河流湖泊,采用山脊或水线作为边界比较实用之外,他们更喜欢采用简单的直线。拿英国殖民地来说,那些有钱有势的贵族或殖民先驱要想取得土地所有权或经营权,需要由英国王室颁发特许状。而国王远在英伦,几条经纬线一划,不费多大心思就送掉了一块土地,换来了殖民者年年上缴的利税,在大多数情况下,那块土地他们可能见都没有见过。

独立战争之后,原来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自治的州,后来又联合起来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从法国人手里收购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大片土地,为美国开拓西部疆土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当中,国会延续了前人的做法,经常采用经纬线和其他直线来划分州界,以致西部各州在规划县界和其他行政区划的时候,也萧规曹随,常常采取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美国有一条著名的州界线,叫做梅森—迪克逊线(Mason-Dixon Line)。当年它是宾夕法尼亚、马里兰、特拉华(早期属于宾夕法尼亚)以及弗吉尼亚(后来那块地方成为西弗吉尼亚的一部分)等几个殖民地的边界线。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给马里兰颁发的特许状,规定马里兰的边界南边是波托马克河,北边是北纬40度线。后来查理二世又颁发特许状,建立了宾夕法尼亚殖民地,以北纬40度线为南部边界,但是规定南部边界在靠近特拉瓦河附近与一条12英里的弧线相交,再折向南,把靠着特拉华海湾的三个县划归了宾夕法尼亚。

但是按照原来的特许状,那三个县本来属于马里兰,这就造成了马里兰与宾夕法尼亚之间的边界纠纷,而且双方对究竟哪里是北纬40度线也有分歧,为此甚至发生武装冲突。直到独立战争爆发前不久,双方才在英国国王的干预下达成协议,并委托英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森(Charles Mason)和杰里迈亚•迪克逊(Jeremiah Dixon)勘测定界,该段边界线遂因之得名。实际上,该段边界线的纬线部分的纬度是北纬39度43分19.92216秒。

美国独立之后,大多数北方州是禁止奴隶买卖的,宾夕法尼亚也在1781年废除了奴隶制,所以历史上人们通常将梅森—迪克逊线作为南北文化习俗的分界线。记得刚到美国来的时候,因为我在南方的一所大学学习工作,而一位大学同班同学已经在北方的波士顿地区呆了好几年,他曾不经意地调侃说,过两年说不定会听到我讲南方口音的英语。

这些直线的边界,其实也反映了当年英国人及其后裔对美洲原住民的不尊重。尽管土著印第安人部落之间也常有冲突和战争,但是历史上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边界。殖民者和后来的美国政府在划定行政区划的时候,基本上不考虑这些历史因素,在打败印第安人的抵抗之后,强迫签订城下之盟,在穷乡僻壤为他们建立保留地,而这些保留地的边界通常就是由经纬直线组成。

2009年12月,欧巴马总统签署了向美洲土著居民道歉的决议案。这项决议案“以美国人民的名义,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在很多情况下所发生的那些对土著居民造成暴力、虐待和忽视的行为,向所有土著居民道歉”,并且要求有关各州与本州的印第安部落努力实现和解。

与英法殖民者不同的是,尽管西班牙、葡萄牙人在殖民过程当中也犯下过占领土著居民土地、迫害杀戮土著居民的罪行,但是他们在划分边界的时候比较注重原住民部落的领地。反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虽然也是在西部,但是不像堪萨斯、密苏里等西部各州,它的各县之间的边界就很少有直线,因为那里原来是西班牙人的地盘。

最后考大家一个问题:美国有没有哪个州的边界线不包含直线线段?如果有的话,是哪些个州?答案在我的下一篇博文中揭晓。

 

梅森—迪克逊线(National Atlas of the United States)

梅森—迪克逊线(National Atlas of the United States)

 

 

红色地块是位于南达科他州的苏族(Sioux)部落保留地(National Atlas of the United States)

红色地块是位于南达科他州的苏族(Sioux)部落保留地(National Atlas of the United States)

 

 

 

 

 

 

 

 

 

 

 

 

 

 

 

 

 

 

欧巴马总统签署向美洲土著居民道歉的决议案(White House)

欧巴马总统签署向美洲土著居民道歉的决议案(White House)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