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轉載】3月21日回到台北,休息了兩天,六位隊友陸續到達;來自英、美各一,餘的都從香港過來。廣東話,全男班,都是老友,或老友的老友;當中,一對是父子兵,老子在大陸開廠,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在美工作,餘的兩個是退休人士,另外兩個像我一樣,還在職場作垂死掙扎。(不是開玩笑,可以想見,這種年紀的人來一次這樣的活動不容易。計劃一提出,成員個個興奮,但都要先取得家裏的「領導」同意,才可報名參與;在沒有太多「話語權」的情況底下,難度不低,可幸大家都是過氣左派,當年「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很有一手,到現在還寶刀未老,故最終都能不必使用人民幣便解決所有「人民內部矛盾」,取得赴台批准!)

隊友的六輛坐騎,五輛是租的,一輛 recumbent(臥車)是到台灣才買的,後者和我一樣,來之前在網上訂好。因為時間比較緊迫,大家決定不走西海岸工業區大城市。於是,頭一天,我們連人帶馬坐四個多小時的火車到高雄。次天,開始騎乘,南下墾丁;逗留兩晚、觀光一天之後,再折回恆春、車城,走我走過的縣道一九九到太平洋岸,然後北上台東市。

縱谷行

群騎之時,路徑選擇可以大膽一點。我獨行那一圈比較保守,尤其避免走隧道;和隊友一起,少了這個顧忌,結果是能欣賞到更好的風景。大武鄉的那位黃先生告訴過我,從台東到花蓮,要享受最好的風景,走法應該是從台東市附近依台九線進入花東縱谷(中央山脈和東部海岸山脈之間的一道狹窄河谷平原),到達縱谷約一半處玉里鎮之前不遠的安通,右轉台三十線上山,然後穿過三公里的玉長隧道,再下山到太平洋接沿岸台十一線朝長濱方面北行。這是因為,台九線與台十一線在台東及花蓮之間平行,精華則分別集中在縱谷南半段、海岸北半段。我獨行那一次,怯於要走玉長隧道,故由南至北都走沿海線,未得全部精華;第二次和隊友一道,膽子大一些,才得償心願。

縱谷南段明亮光潔,風景實在優美,公路兩旁盡是農田、花圃,遠處有疏落的民居,氣氛恍如世外桃源,感覺跟我們走過的其他地方不一樣。公路長長直直,也有上坡,坡度輕微。那天,陽光普照,氣溫比較高,有時出一些汗,但微風輕拂很舒服。騎着騎着,一時發覺幾個隊友沒跟上來,於是大家放慢速度,過了好一會,他們趕上來了,笑容滿面說:「你們走寶啦!」原來,他們見到路旁有賣甘蔗汁的,停下來光顧,發覺其味鮮美無與倫比,而且加了冰塊,正好給身體降溫。縱谷盛產甘蔗,台灣有名,又是從田裏新鮮收割的,味道哪能不好。

橫向的台三十線不長,只不過頭七公里上山十分陡,我們慢慢捱上去,十分吃力。順便一提:騎自行車跑長程,特別是如果上坡比較多,要注意一件事,就是應該穿特製的騎乘鞋。普通的運動鞋,鞋底比較軟,上坡穿着,腳蹬的壓力容易集中到鞋底某一點上,傷害腳坳軟組織,壓壞腳拇指神經。特製的騎乘鞋,鞋底特別堅硬,有助分散壓力,不僅有保護作用,上坡或作極速衝刺時,還讓你發力容易,效果很不一樣。適合走長途的騎乘鞋,外觀和普通運動鞋差不多;不必買比賽用的那種,以免鞋底太硬兼有特殊金屬結構,穿了下車步行十米也有困難。

玉長隧道的情況,我們在上山之前已跟一位公車司機摸了一下底,知道隧道是新建的,相當寬闊,不怎麼危險。於是,各人在隧道口休息一會,便魚貫進入。果然,裏面的行車線不窄,照明很充分,而且是輕微下坡,我們因此輕快地穿過了。出來之後的六公里,是彎彎曲曲的下坡路,下面是太平洋,風景很好,沿途還有小公園,方便遊人停車拍照。走完縱谷南段,大家都覺得很充實。

到了沿岸公路,南面兩百公尺處有民宿,風車為誌,我上一回一個人經過這裏時住過,裏面的園地有小水池、金魚塘、盆栽,主人還養了一隻小鹿,十分雅致;供旅客住的小屋三間,都是新蓋,外面有洗乾衣設備,裏面有私浴、電視、空調,整潔舒適,我們七個人租用兩間便足夠;一晚的租金連各人早餐,總數是新台幣三千塊,即平均每人120港元而已。論質量和價錢,這是一間相當典型的台灣民宿。

錢銀事

說到費用,大家或有興趣知道多一點。像我們那樣不尚豪華,求得住宿整潔、吃食衞生便心滿意足的環台騎乘客,每天費用平均新台幣800元便是足夠,當中300元飲食用,500元宿費,之外豐儉隨意。隊友的租車費用,大概每天港幣50元左右,很便宜。我自己在台灣三十八天,粗略算,不連購買自行車的支出,一共才花了新台幣23,000元(約合港幣6,000元)。

其實,自行車環台的辦法有多種,不必像我們那樣節省。有些私營主辦公司推出的套餐,提供租用自行車、隨行的行李載運專車、嚮導服務、每天的吃住安排等,應有盡有,而且騎乘路線、天數、旅館等級,等等,都可隨你選擇,費用不同就是了。有關的資訊,都可在網上找到。我們本來也想過參加中價套餐團,但後來覺得沒有需要,而且想完全自主自由。

在花蓮,隊友到太魯閣觀光,我則倦勤。之後,我們坐火車北上,跳過蘇花公路,到達宜蘭。一行人在蘇澳、礁溪一帶逗留了幾天,印象十分、十分好。經台北的好友介紹,在礁溪得到一對藝術家夫婦熱情招待,十分感激。男主人是書畫家,女主人是當地名門之後,畫家兼藝術管理專家,當過博物館館長。

我們受邀到他們的溫泉雅宅家裏吃下午茶,男主人即席揮毫,送我們每人一張字畫,我的那張,書「慢活」兩個大字,寓意深厚。的確,現代人求快活,做什麼都計算速度,要多快好省,但這帖字畫提議,快活不如慢活。

慢活人生

礁溪一帶的蘭陽平原,古代是噶瑪蘭族的住地。此族人有自己的語言,世居平原,屬於所謂的「平埔人」,在原住民當中,漢化最晚,儘管蘭陽平原離漢民族聚居的台北一帶不太遠。今天,此族尚存人數不到一千三百,在台灣十四個比較大的原住民族群當中,倒數第三,可謂岌岌可危。2002年,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承認其原住民族群地位,有助其族群認同和發展。

在蘭陽平原海岸的頭城烏石港,我們參觀了兩年前才落成開放的蘭陽博物館。此館從設計到施工,全由國人經手,不假外求。館旁邊是一個頗大的水澤,館本身的式樣獨特,外層全是鋼架玻璃結構,整個建築物像一個不等邊金字塔平地冒起,動感強烈;內部設計新穎,展品質量非常高。如此水準和規模的博物館,便是放到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博物館群中,也不遜色,但展品內容卻全部是蘭陽當地的歷史風物;我們從中可以窺見台灣精緻文化中的一種後現代格調:給全民大眾享受小眾情趣,讓四方人士欣賞就地價值。

從宜蘭到台北,是這次群騎的最後路段,我們棄快取慢,分兩天悠悠而行:首先沿海岸台二線北往,繞過基隆市及新北市的萬里、金山、石門、三芝、淡水等區,然後南下,沿淡水河進入台北市區。在此路段上,我們經過台灣島最東點三貂角、最北點富貴角,在路旁的大小食肆裏觀海景、嘗海鮮,興致絕佳。路上唯一令我們不安的,是經過貢寮龍門的台電核四廠,發現它就建在路邊,淡綠色的反應堆大樓離我們投宿的福隆里只隔一個小海灣,距我們翌日早上經過的公路不足兩百米。

入夜的淡水河畔景色宜人,可是我們迷路了。後來,遇到一個好心的當地騎乘者,帶着我們在車水馬龍的交通道穿插,走了足足一個小時,終於到達台北市中正區。十多天騎乘之後,七個又黑又髒又累又餓的狗熊樣的騎乘客終於返抵台北國軍英雄館,看到站在門口拿着花束等候我們多時的太太團。我「完璧歸趙」,此刻才真正放下焦慮,分享喜悅。

體會

群騎有好一些要注意的事,我試列出幾點給大家參考。

(一)要有一個領隊,負責協調、打點,沿途留意隊員狀態。如果隊員人數多,或成員之間的慣常騎速差異比較大,騎乘之時,領隊便要不時帶頭、不時墮後,去瞭解整個團隊狀況。是次群騎環台,我算是領隊,但力氣關係,這個瞻前顧後的角色我一個人常常擔當不了,更多是由隊裏的唯一「九十後」阿Wing主力完成。此外,領隊要大致上知道路途概況,哪裏可能有食肆、哪裏會有住宿的地方,等等。就台灣而言,大部分這類資訊都可事先在網上取得,而我與隊友群騎之前,已經累積了一些經驗,再加上沿途打聽,做決定便十拿九穩;像我頭一天一個人找不到宿處、要在廟宇裏過夜的情況,後來再沒有發生。

(二)時間估算要寬鬆一點。隊員人數愈多,各種不測之事發生的機率愈大。我們七個人當中,頭五天就有三個人的車胎爆裂,另有一兩部車子需作機械調整。又或者,早上起來,各人所須整備時間不同,何時出發由最後完成的一位決定,絕對不能急,否則忙中有錯、急必有失。騎乘之際,不同的人需要的休息及進食頻率不同,也會拖慢整體進度。中午進餐,大夥兒擠進同一間小店,店主上菜的時間要長一些,加上大家一面吃一面鬧哄哄地「咋B」,前後起碼要預一個小時,不像獨行俠可以十分鐘完事。了解這些,訂計劃的時候才能比較貼近實際。

(三)租車不如買車。上述出問題的車子,大部分都是租的,品質不如自己買的有保證。我的車子在台灣新買,而且事先從外國網站訂購了最優質耐用、最適合長途騎乘的輪胎和內膽各一雙,出發之前以之取代原裝的,後者只作備用。結果,我的車子繞台灣幾乎兩個圈,一點問題也沒出;那雙輪胎跑了一千八百公里,未曾爆過一次,連補充打氣也不必。當然,帶着自己的車子坐飛機,多少有點不方便,我的折衷辦法,是買一部標準尺寸(「700C」)折疊車。隊友當中,有些多年沒騎乘,不知能否應付,所以租車試試,是合理的;成功環台之後,他們大部分已經成為車主,準備明年再戰長途。

(四)團隊人數最好不過八。人數太多,難以組織,影響效率。超過八個,宜分成兩個小隊,各有隊長,獨立行進,沿途可用3G或衞星電話聯絡,互相照應,並可約定傍晚在同一市鎮甚或同一旅館投宿,交流經驗,共度好時光。

各分隊的隊衣,顏色應該不同,以便識別(騎乘自行車,衣服顏色要鮮艷奪目,不是貪靚,而是為了安全,讓開汽車的人容易留意到;最好的顏色是鮮橙色、保時捷黃或熒光淺綠。為方便識別,各人的隊衣背上應有不同的大字編號)。我們有隊員帶備了小型對講機,但發覺沒需要使用,因為台灣的3G覆蓋不錯,而且我們沒去很荒僻的地方。

想做的,做到了,而且一眾老友沿途共用的賞心樂事那麼多,怎能不深覺滿足?台灣,我們到過多次,但以這次介入最廣,感受也最深;離開的時候,大家都覺不捨,都想說一聲:謝謝。對我們這些各方面都很普通的人來說,這次長途騎乘,無論如何都會是一生中值得回味的一段樂曲。

在台灣的自行車運動界裏,不少人認為環台頂多算是「成人禮」,不是終點是起點,之後的挑戰還多着,例如「三橫貫」。但也有人覺得,騎乘不必有很清楚的目標意念,若有時間,出門上車踏就是。最不可能逾越的關卡漫道,可能就隱藏在前面那個山口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