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轉載】進台南走的是大街,車水馬龍,問路很方便,在紅綠燈前面停下來的機車騎士都十分願意幫忙,只不過我連市內主要街道、方位也說不上嘴,最後乾脆問人家附近有沒有民宿。這樣問,省事了,一位女騎士說:「跟我來!」我於是盡量以比賽速度及忽然掌握的騎乘靈活性跑了十五分鐘衝幾十個大小街口,跟着她來到一家旅館門口。機車騎士下了車進去問,我停下來還沒有回過氣,她已經推門出來,說空房間多着。我們寒暄了幾句,她知道我是香港人,即說:「我也不是這裏人,來打工而已,家在宜蘭,好地方,你一定要去哦!」說罷絕塵而去。

說老實,宜蘭在哪裏我僅知大概,其他資訊則一無所有,只是一向覺得那名字幽雅:適宜植蘭。是的,翻開台灣地圖看,很多地名都很有意思。恒春,不只是長春。花蓮,古名洄瀾,因該地有溪水洄瀾,後音衍為花蓮。三貂角,台灣島最東點,四百年前西班牙人曾到,稱之為San Diego,三貂角是音譯。嘉義,我抵台南之前剛經過的縣,古名諸羅,乃當地平埔族居住地名的漢字音標;1768年,台灣的閩南移民(素來反骨)在天地會會員林爽民領導下造反,清人以漢制漢,成功動員聚居附近的客家人平亂,乾隆因此改諸羅為嘉義,嘉其忠義之意。我是半個客家人,不到嘉義與當地人接觸,還不知道滿清在台灣也來過那麼一手。當然,還有福爾摩沙,源於Ilha Formosa,葡萄牙語「美麗島」之意,是1544年葡人發現台灣之時給改的名字,比「台灣」這個名稱的出現,還早了百多年。

住進維穩辦……

進了旅館,在服務台選了250元新台幣一晚、最便宜的散租四人房間通鋪位。給我的房間鑰匙,扣牌上寫了旅館名稱,定睛一看「國軍英雄館」,這名字我來之前在網上見過,以為是什麼軍隊俱樂部之類的東西,沒多留意,無意中卻闖進來了。進了房間,覺得不錯,簡樸乾淨舒適,而且價錢實在難得。上網細看,才知是個名副其實的「國」企: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的企業;分館全台十個城市都有,一些在照片上看起來還很有氣派。後來回到台北,和老朋友談起,方知乃是國民黨當年專門給榮民(退休軍人)享用的旅遊福利,後來虧損太大,而且台灣民主化了,國企不能當黨產用,於是開放予一般民眾。

由此我還得到一些更有趣的知識。朋友續告訴,國民黨當年戰敗來台,為求鞏固一黨專政,實行「買起」三類人,即所謂「軍公教」人員(軍人、公務員、教師),所給優惠,羨煞別的行業。舉例:1958年起,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年息18%(即所謂「公務人員十八趴」);如此優待,何憂受惠者不對黨國「死忠」?但優惠利息與市場利息差額是由國家補貼,開支事實上變成納稅人的負擔。這個優惠制度,雖於1995年「停止」,但此前入職的軍公教人士,退休之時依然可以繼續享此優惠;結果,1995年以前就任、之後陸續退休加入領取「十八趴」利息行列的受惠人愈來愈多,政府為支付所需金額愈來愈大,估計要到2015年才漸達高峰(屆時此項支出每年約1400億元新台幣),之後才逐漸減少,至2040至2050年間,「十八趴」包袱方能卸下。國民黨過去這種隻手遮天以公濟私、拿人民血汗錢為自己「維穩」的行徑,長期令很多社會人士、反對派強烈反感,台灣民主化後便得付出政治代價。好在,台灣社會已開始朝公義轉型,先前的種種專制遺毒逐步消失,以致我這個香港來的騎乘客,也可心安理得享用那不再是變相黨產的「國軍英雄館」裏的種種優惠了。

講講體力條件

說心安,其實不盡然,因為我雖人在台灣,心裏卻常常拿這裏所見所聞和海峽另一邊對比。大陸政治改革停滯,社會弄到今天這般田地,黨的「維穩」支出已然高於國防經費,而且更往往成為大大小小貪腐集團的搖錢樹,最終埋單者卻是人民,付出血汗錢同時,還得賠上自己的基本人權。想着不免有點難過。

連續騎乘四天三百公里,覺得應該休息一下。至此,讀者也許好奇:什麼樣的體魄和訓練,才可應付千里環台騎乘?就我自己及後來參加環台的隊友親身經驗而言,條件大概有三個,列出給大家參考。一、身體最好不要超重,否則爬長坡特別辛苦。輕微「啤酒肚」沒關係,但按身高比例,若超乎標準體重上限百分之二十,就有困難。隊友當中,只有一位接近臨界,解決問題靠的是騎臥車(recumbent bicycle,座位很低,有靠背,像一張往後挨的沙發,很舒適,坐好之後,雙腿放平向前踏,有路人戲稱那是「癱子車」,逗得大家哈哈笑;不過,開玩笑可以,絕不能小覷,因為這種車坐上去重心低,風阻小,下坡衝刺超穩定,速度可以很高,能拍得住小汽車,故儘管上坡較慢,跑長程平均速度卻不低於一般自行車)。二、平常要有增氧運動,每周一兩次,每次最好能夠持續兩小時,中間只需若干次一兩分鐘的小休。我本來經常長跑,但去年在港日帆航途中輕微扭傷左腿,醫生說暫時不要長跑、騎車;待到徹底復元之時,已經下雪,我於是買了一雙愛斯基摩大雪鞋,每周兩三次在積雪的野外山路上急步鍛煉,每次平均三小時,勉強夠。三、要有騎乘自行車的經驗,並能掌控自如。自行車一旦學會,終身能騎,不會忘記;我的隊友當中,有幾位很多年沒有騎,但來台之前兩個月裏,每個周末「惡補」,一次兩三小時,後來竟也應付裕如。其實,體魄不一定最關鍵,準備適當就可以;要求比較高的,是心理質素和意志。路途上,的確有隊友水土不服或身體不適,感到很辛苦,曾想過放棄,但後來咬緊牙關,兼有其他隊友幫助、鼓勵,還是能夠順利完成。

台南這個城市的觀光點豐富,住宿又便宜,我於是多留兩天,參觀古蹟文物,其中,有名的台南孔廟就在英雄館附近,步行可達,吸引我首先前往。此孔廟很有看頭,為鄭成功兒子鄭經於1665年(康熙四年)始建,比台北市的孔廟還早了兩百多年。廟雖不大,但經清政府後來不斷加建,規格遂臻完整,舉凡大成門、大成殿、禮門、義路、東西兩廡、崇聖祠、明倫堂等孔廟標準內容,皆一一齊備。大成殿內有孔子像,旁有四配十二哲神位;東廡西廡裏,則排列着一百五十多位先賢、先儒的神位、名字。第二天,參觀了赤坎樓、安平古堡,以及大天后宮、關帝廟等,到處遊人熙攘、香火很盛。

誰的台灣?

四五百年前,台灣人清一色是土著(即今天所謂的「原住民」)。其中,居住在嘉南平原到恆春半島包括今台南一帶的,名為西拉雅族,是土著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明朝漢人東渡台灣海峽,佔領、殖民並實施有效管治的地方,最遠只及澎湖。十六世紀末,歐洲早期殖民三大國(葡、西、荷)的勢力已控制了東南亞很多地區,意欲北上。三大國當中,先是葡人發現台灣島,但沒有久留。

稍後,西班牙人在北台灣基隆附近建立了幾個據點,企圖殖民,但十多年後亦銷聲匿迹,只留下一些地方名。1622年,荷蘭佔領澎湖;兩年後,明朝軍隊成功反制,逼令荷人簽和約,收復澎湖,但認為台灣島乃「化外之地」,聲明可任由荷蘭佔領。荷軍遂於1625年在今台南安平建築「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今之安平古堡)作政治中心,然後花大概十年時間,征服附近五十七個土著部落,實施有效管治;後又因行政需要,建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中心點即今赤坎樓),並開始推行西式殖民教化,引入傳教士,並以羅馬字母為基礎,替西拉雅人創制文字,翻譯《聖經》,等等。台灣土著的語言,學術界歸入「南島語系」;後者是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語系,覆蓋面包括整個太平洋當中除了澳大利亞的大小島嶼,而西拉雅語是台灣南島語系中最先文字化者。其後的漢滿殖民,皆對「化外之民」的語言沒有太大興趣,故經過兩百年的南明、滿清統治之後,西拉雅語已於十九世紀末消失,殊為可惜;現今猶存的十七世紀初年台灣本土文獻,除了以荷文寫的荷蘭人管治記錄如《熱蘭遮城日誌》之外,便是一些以羅馬字母書寫的西拉雅語文獻,只有極少數專家才能破解閱讀。(註)

赤坎樓有「鄭成功議和圖」,是一組雕像,其中荷蘭代表垂頭喪氣,國姓爺則盡顯威儀,代表了漢人台灣殖民史中光輝一頁。不過,中荷相鬥,更苦的是西拉雅人。經過三十八年的荷蘭殖民統治,這族人很多歸順荷人,在荷蘭人抗鄭戰役包括熱蘭遮城守衞戰中,也有他們參與,戰敗後多遭鄭軍殺戮,餘的歸順南明。但鄭成功從大陸退守台灣,其實氣數已盡,攻下熱蘭遮城的同年便去世了,南明不久亦覆亡。漢人對台灣的殖民,於是由滿清繼承,派來幹實事的殖民官員,卻主要仍是漢人。

此後的二百二十五年裏,清朝對台施行統治,皆以台南為中心,稱台灣府。雍正、乾隆等清帝訓令,雕刻在石板上的,在台南孔廟、大天后宮等地方,隨處可見。光緒十二年(1887年),台灣正式建省,政治重心才從台南往北遷移。

台灣土著最先歸順荷蘭、明鄭,其後歸順滿清,繼而歸順日本,最後又歸順中華民國。幾乎每次歸順,之前之後都有殺戮。史上記錄的所謂「漢原(住民)衝突」,不計其數,受害者主要是土著。後來的霧社事件、牡丹社事件,殺戮土著的,則是日本兵。時至今日,據政府統計,台灣的法律認定原住民佔人口比例僅達全台百分之二,比紐西蘭的毛利族人佔紐國人口百分之十五要低得多。何解?

白天參觀名勝,傍晚到網上看有關資料,最引我注意的,除了這座歷史名城的漢文化遺迹之外,便是台灣原住民的歷史。

(註)旅荷台灣史學家江樹生,窮二十年時間首次通譯《熱蘭遮城日誌》,四大卷於去年出版。另十多年前,台灣發現一批以羅馬字母書寫的西拉雅語文獻,主要是一些土地買賣契約,後由中研院語言學家李壬癸破譯;見2002年12月《臺灣史研究》李壬癸文章「新發現十五件新港文書的初步解讀」,網上可得。李氏2006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9年獲頒總統科學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