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黃之鋒,在城市論壇滔滔雄辯,硬碰教育局更是面無懼色,在受李鵬飛專訪也是泰然自若。今年只15歲的他,成了媒體寵兒,不少成人寄予關懷和厚望。但近日,黃之鋒似乎受不了,遂在臉書(facebook)「反彈」,寫道:「說實話,一直以來也很討厭人家吹捧『香港未來靠你啦』……如果『香港未來靠曬我』,如果你將對社會民主發展的期望推曬去一個人身上,我保證香港一定玩完……」不是很奇怪嗎?學民思潮一眾少年,竟在撲面而來的掌聲中,感受到了孤立,而魔鬼就藏在那麼一句隨意無心的鼓勵裏,成人可能還要輕拍一下膊頭:「靠你了!」

香港人對青年的熱切期待,並非今日開始。我記得,2003年七一大遊行中也有個叫中學生聯盟的組織,叫大家眼前一亮,它象徵了97後港人一份遲來的政治覺醒。再數遠一點,甚至可以追溯至1966年蘇守忠的「反加價絕飲食」行動,當時傳媒也把重點放在積極參與的青年身上,他們被譽為「純潔自發青年」,且超越政治乃國共相爭的骯髒事業。我們可以找出更多例子,但重點是一直以來,「青年」在香港人的政治想像裏頭,總是發揮着洗滌的功能,像施了魔術一樣,它使政治不再是頹敗的廢墟,也使我們找到一個重新認同政治的理由。因而,在頌揚政治少年的掌聲中,總弔詭地帶着一絲對舊時政治的厭倦之情。

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少年不是已經前仆後繼地喚醒香港人了嗎?在教材問題叢生、老師無信心評核和學生拒絕「洗腦」的惡劣情况下,香港人還可以袖手旁觀到什麼地步?學民思潮並沒有做出什麼大不了,他們只是示範出一個對政治仍未厭倦的公民,該是什麼模樣罷了。他們需要的不是掌聲,而是於重要關頭:成人不再缺席。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