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暴雨,又見嚴重積水,又見水漫汽車,又見淹死人命……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同樣的場景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北京,晴天地上堵,雨天地下堵,令首都真正變成了「首堵」;同樣的場景也不是發生在北京一個城市,這幾年來武漢、南昌、成都、廣州、杭州、長沙、重慶等大城市一個個在暴雨中「淪陷」,幾乎無一幸免,一遇強雨便積水成澤國。城市排水管網建設的嚴重滯後,已經成為了中國城市的通病。

台灣作家龍應台曾經寫過︰「所以你開始觀察細節。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個小時。如果撐傘了一陣,發覺褲腳雖濕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表示地下排水系統與都市計劃配合得相當密切,這大概就是個先進國家;如果一場大雨使你全身濘泥,汽車輪子陷在路坑里,積水盈尺,店家的茶壺頭梳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窩子撈魚,這大概是個發展中國家。它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來。」

法國作家雨果也說過一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一次次觸目驚心的城市內澇和生命傷逝,無情暴露著中國城市迅猛擴張中的弊端問題與「真面目」,拷問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良知。

在一座座城市幾小時就變成「東方威尼斯」的時候,江西第二大城市贛州被眾多業內專家和官員譽為城市排水系統最好的城市。而這竟然得益於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間修建的下水道「福壽溝」。另一座贏得稱贊的城市是青島,一百多年前德國殖民當局修建的下水管網,時至今日仍讓青島城市民受益。

中央高層一再勉誡各級官員須「常懷為政之德」。而為政之德首要就是知恥。時至今日,中國積累了歷史上最雄厚的財力,與北宋相比邁進了不知幾個量級;擁有了世界第二的經濟總量,已經連續多年超過德國。而我們現在的城市建設還不如千年前的古人,這不僅僅是官員之恥。

城市排水系統之落後,不是資金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集中折射了當前許多官員的施政理念與態度。一方面,城市建設只顧面子,不顧里子,熱衷於搞各種形象工程,熱衷於各種容易「出成績」、「見效快」的大項目。另一方面,在經濟增速華麗的數據面前,安於守成,耽於安逸,不願開拓,畏懼困難,考慮的是安安穩穩干完任期,忽視的是扎扎實實打好基礎造福後人。習慣於抱著短視思維,缺乏長遠眼光,缺乏「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胸襟與氣度。因而,外界看到的中國大城市千人一面,同樣的寬馬路、高樓房、如火如荼的圈地蓋房子,卻也同樣的道路擁堵、排水不暢。

在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如今地上道路與地下管線的排布已經非常密集,要進行改造固然有許多難度,牽涉面廣,需時間長,施工復雜。而正惟其如此,更應該抓緊規劃建設,否則越拖難度越大。若年年出問題,年年都推脫,則今年推明年,萬事成蹉跎。要想真正疏通下水道,先要疏通官員們的思想、思路、腦筋;要想洗淨「城市的良心」,先要洗淨管理者們的良心。中央有關部門恐怕也要認真研究,將「下水道」納入政績考核。這項澤惠萬民、攸關生命的事情,必須抓緊了!

大公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