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英杰 | 评论(1) | 标签:时事观点

看了《大家》杂志副主编的访谈,还是挺伤感的。这本杂志走到今天,竟因一号多刊被责令停刊整顿,令人唏嘘。

文学期刊面临窘境,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靠一号多刊赚版面费,别的文学杂志或许没有,但勉强维持,日子越来越过不下去,却是共同的命运。理想是一种奢侈品,对于文学更是如此。这世界上有太多文青,却不意味着需要很多文学刊物。每个人都需要点文学修养,却不一定从文学刊物汲取。遗憾的是,许多搞文学杂志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只不过,《大家》停刊并不全在于宿命,更多还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一本杂志,负责人搞不清楚成本多少、收益多少,也没想过因应现实作出调整,甚至没有多少专门人员负责编辑,这样的刊物如何在市场生存?谈理想不错,但理想不能自己去坚守的话,就只能靠别人来支撑。守又守不住,“靠山”(政府或社会机构扶持)又没有,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印象中,读《大家》还是在十几年前。这么多年来,在报刊亭就没见过她的影子。听到这本杂志停刊整顿的消息,有些人恐怕不是为此惊讶,而是才发现这本杂志居然还存在。如果是这样,一本杂志的命运如何,又能有多少人关注?问题还在于,坚守不住理想的《大家》,却一头扎进了市侩化的海洋,搞起了版面交易。在网上,如今还能看到这本杂志野鸡刊物兜售版面的广告。这样的杂志,谈理想谁信?

不能谈理想,也犯不着伤自尊。事实上,文学杂志做得好的并非没有。如《收获》,这些年来就搞得有声有色,难道这本杂志就不文学、不理想了吗?还有不少文学期刊,虽然也都是在苦苦支撑,但也不至于沦落到靠出卖灵魂维持生存的地步。一号多刊事涉违规不提,办杂志这么可怜兮兮的,还不如关门大吉。

《大家》的悲剧性命运,对国内诸多文学类期刊也算是个警示。理想不是靠谈出来的,杂志也不是光靠理想就能办好的。办好文学杂志,既要有一颗“高贵的灵魂”,还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面对现实,却又不等于对现实全面妥协,而是说要有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在国内,刊号是一种稀缺资源,但用刊号资源做灰色交易,对理想对文学都是一种耻辱。

2012年7月4日

魏英杰的最新更新:

我的论坛生涯 ——答《南都周刊》记者问 / 2012-07-12 00:23 / 评论数(0)地铁为遗址让路,本非艰难抉择 / 2012-07-10 22:19 / 评论数(0)食品安全:“有典可查”方能重典治乱 / 2012-07-07 13:54 / 评论数(2)只要真善美,何必“高富帅” / 2012-07-06 18:34 / 评论数(1)看待蒋方舟不能以年龄论之 / 2012-07-05 23:16 / 评论数(4)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