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合的人字拖 

8月14日8点10分,一条简短的消息成为接下来一周内最大的热点:杀人嫌疑犯周克华已被击毙。

从寻找“真相”到质疑升级

在消息公布一小时内,各路媒体对悍匪周克华进行了集中大量式的挖掘报道,网易、中新网:周克华被毙现场图片报道;央视:击毙周克华两民警接受采访,分析现场细节视频报道,以及目击者讲述枪击现场称周克华曾多次踩点;辽沈晚报:周克华被指去年8月曾每天带前妻换药;大洋网:专家称周克华每七八个月抢一次,钱一用完就再抢;光明网:还原悍匪周克华人生轨迹,15岁即调戏幼女。而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日报此前曾报道周克华“自杀”。

在这一小时内,公众试图从披露中的种种细节寻找真相。

8月14日上午10点,重庆市公安局信息网发布由“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第一时间签署命令向重庆市公安局颁发嘉奖令,授予重庆市公安局集体一等功”的奖励公告。与此同时,微博大量转发因追查悍匪中暑殉职的警犬“雷鸣”。这道嘉奖令一出,顷刻成为舆论不满的导火线。翻开“江宁公安在线”公布嘉奖令的微博评论,质疑之声一目了然,南京警方为何对此案只字不提,有无直接击毙的必要,民警警服编号怎会前后不一,公众甚至对倒在血泊中死者的衣物饰品也存在极大疑问。

当天虽然仍有大量细节被报道,但公众的质疑也在不断膨胀。

一场消费周克华的接力赛

在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每当遇到严重的车祸时,人们会冲过来,一边奔跑一边急切地问道:‘死了没有?死了没有?’”“出事了——可能是一场交通事故,或者是一场光天化日之下的争吵斗嘴——一大群人马上就会围过来,人群的能量逐渐蓄积,更多的人过来围观,纯粹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理由:出事了。”

显然,“枪击”、“爆头”、“抢劫”等字眼已经足够成为吸引大众目光的理由,围观便成为此事的必然过程。不论虚拟网络还是现实生活,周克华注定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而在此过程中媒体的各种“独家消息”也确实为舆论提供了不少刺激。

两位击毙周克华的民警一夜成名,接受纷涌而来的媒体采访,此后报道中不但有对两人当天现场回忆,还有他们个人的生活爱好,周缙喜欢跑步健身和瑜伽,王晓渝“做的酸菜鱼糖醋排骨味道不错”,甚至写出了他们的家庭儿女,王晓渝“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母亲,他就和母亲住在一起”,并且告诉女儿“要低调”。对于两位民警尚且深挖至此,对于悍匪的报道则更加周详。

周克华母亲陈世珍的报道大量流传:“情绪显得有些低落,还偷偷抹泪,但是没有放声痛哭。她甚至还念念有词地自责:‘你是解脱了,可害了这么多人!这么多家庭。小时太惯你,打工干什么也不说,喊我不管你做什么,我是管不了,你自己要管住啊!” “陈世珍还提出想去看看周克华的尸体。警方回应,在适当的时候,肯定会送她去给周克华收尸”。这位高龄的母亲,在得知儿子死讯时“足足怔了20秒,握扇子的手微微抖了几下”。与此同时,周克华的前妻与现任女友也被推向公众的目光。其90后的女友张贵英不仅成为“解开所有谜团”的重要线索,连她不知情的父母也被不少媒体探访。

周克华已死,而消费周克华却才刚刚开始,大量周边报道也为舆论分析其为何成为“悍匪”提供了鲜活的土壤。

全民侦探与网络辟谣的博弈

“真相只有一个”的著名侦探用语在中国恐怕也会变成为“现场只有一个,而真相不止一个”。当网络传播的个人化将每个人都变成一个自媒体后,任何一条信息的传播都难免会出现三人成虎的效果。

“悍匪”在八年中杀九人,侦破过程中警方三地联手,封山搜查,最终击毙。整个案件时间跨度长、涉及地域广,显然,击毙并不能满足公众对于案件真相的渴求。更多网民在质疑中不自觉变身成为“探案高手”,逐一分析目前已有的所有资料,不仅在网络中分析现场照片、事后采访视频,还亲自探访周克华被击毙前走过的一条条街道。而每一次舆论热议的分析对比图,都被当地公安在微博上一一否决。

8月17日新浪认证单位“江宁公安在线”发布微博“为了质疑而质疑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微博以卖萌体写到:“没想到网上抱持着‘被击毙的周克华不是周克华’这种怀疑论观点的人还挺多,还有网友贴出了看似合理的分析。警察蜀黍平心静气的看了看,唉,这样为了质疑而质疑甚至不惜伪造质疑内容的质疑是多么的苍白无力。辟谣:警方随时欢迎大家的质疑,但是请不要用假货来质疑。”并用图片长微博形式回应了网络侦探们的疑点,此条微博被转发三千八百余次,评论两千多条。8月18日 上午@江宁公安在线 再次发微薄回应周克华钱包有警徽,称“关于有‘高人’考证说周克华随身携带的那个钱包上印有疑似警徽的辟谣。其实警察蜀黍真心不想把这个叫做辟谣,顶多算是个笑话吧,所谓‘你想看成什么,你就能看成什么’就是这个道理了,大家也姑且当做笑话看就好了。”并同步长微博发布图片分析,截止写稿时微博转发九百多次,评论两百余条。

钱江晚报曾在整个舆论大潮中发表文章《质疑推动社会进步》,“传闻也好,谣言也罢,它绝不会止于智者,而是止于真相。许多官方新闻之所以在民众眼中云雾缭绕,不是民众的视力出了问题,而是从前太多闪耀着‘高大美’的新闻亮花了眼。他们已经习惯了质疑,习惯了先将每个来自官方的新闻当成假话,然后寄希望官方自己把水分拧干,交给他们一条摊开来,能看得清图案的毛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