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版圖正在悄然掀起變化,正由東部逐步向中西部發展,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中部開始崛起,從出口數據更可以窺出「西強東弱」這項明顯的劇變,同時,武漢、長沙和南昌這三個中部省會城市,也逐步形成「中三角」,整個經濟地位也上升至國家戰略地位。

     技術升級 空間移轉

     《中華工商時報》報導,近年來大陸經濟開始進行調整與轉型。從宏觀面來看,這種轉型涉及到技術與空間兩個維度:技術上,升級換代;空間上,梯度轉移。實際反映上,便是東部地區的騰籠換鳥,以及中西部地區借承接產業轉移,實施「中部崛起」戰略。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四川轉移農村勞動力2100萬,其中省內轉移1091萬人,歷史上首次超過向省外輸出的規模。這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發生重大變化的信號。早在2011年,另一個傳統勞務輸出大省河南省,便已出現類似的情況。多年來,河南、四川兩省的勞務輸出各占全國規模的1/10。

     這幾年大陸中西部的經濟成長率一直優於東部地區,成為拉動大陸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GDP成長率普遍高於10%,而東部地區大部分在10%以下。

     再看出口數據的變化,中部崛起的說法正在形成,據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7月,傳統的出口大省廣東出口年增率僅有6.2%,江蘇、浙江和上海分別成長2.7%、3.4%與0.6%;相比之下,中西部的重慶,出口增速達到驚人的2.1倍,河南、四川和江西也分別達到75.5%、56.9%和51.3%。

     《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隨著中部崛起,中三角的經濟地位日益重要,將繼珠三角與長三角後,另一個經濟明星要角,而現在正是打造以武漢、長沙、南昌為核心中三角的關鍵時刻,這也是中部地區發展的大趨勢。

     湘鄂贛 兩位數成長

     儘管全國經濟成長率已放緩至7.8%,但湘鄂贛三省仍保持兩位數成長,「中快東慢」格局非常明顯。到2015年,中部地區將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萬元人民幣,城鎮化率達到4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項本武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和資本都需要尋找新的空間,中部地區必然成為下一個藍海。未來數年內,珠三角和長三角的企業將會繼續保持向內地轉移的態勢。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