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7日電)新加坡媒體今天報導,有學者認為,隨著網路科技愈來愈發達,大陸官方控制言論愈來愈嚴格。

聯合早報報導,設定敏感詞、如何避開敏感詞,這在大陸的網路空間不是新鮮事,這場「貓抓老鼠」的遊戲愈演愈烈。

香港大學新聞及媒體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傅景華認為,大陸今年實施的微博實名制與停止評論功能等做法,「說明官方對網路言論的控制愈來愈嚴格」。

報導引述美國柏克萊大學網站從2011年4月開始收集新浪微博封鎖的敏感詞,到今年8月15日為止共有1543個,等於每天有3.2個敏感詞問世。

報導說,當大陸網友想要討論「敏感議題」時,便用「代稱」來突破,包括「王麗娟護士長(王立軍副市長)」、「重慶火鍋(薄熙來)」等,不過這些詞即使隱晦也遭到禁止。

大陸網友還發揮「更有包裝手法」的代稱詞,包括「康師傅(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墨鏡哥(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西紅市(重慶)」或是「平西王(薄熙來)」等。

弔詭的是,當薄熙來妻子谷開來涉入謀殺案遭到判刑時,新浪微博卻「網開一面」,「薄谷開來」成為當天的熱門搜尋詞,只是依舊無法搜尋「薄熙來」、「陳光誠」。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認為,言論管制的放鬆不能透過單一事件,而是整個制度的變化來判斷,「官方做法沒有任何改變」。1010827。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