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5日 16:10:11

                                                          广种薄收的医学毕业生

                                                                      张鸣

中国每年毕业50万学医的本科和研究生,但能穿上白大褂的,不足10万人。改行的,非常普遍。所以有人说,中国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广种薄收型的。其实,比较起来,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改行的更多,在中国,又有哪个专业,不是广种薄收呢?相比起计算机、法学和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来,医学院的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就算很高的了。

当然,这样的感慨,主要基于跟美国的比较。在那里,学医是件非常难的事情,淘汰率之高,令人望而生畏。一个学生,一般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读到毕业,毕业后,考行医执照,又是一大难关。所以,在北美国家,做个医生,社会地位很高,收入也很高。可以说,那里,是一种精英培养的模式。

我们的医学院学生的培养,更大的问题,跟其他专业一样,是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当然,就目前而言,这样的倾向主要是大学的现状所决定的。我们的工科学生,之所以都在黑板上学习机械原理,关键是因为大学的无序扩张,唯钱是从,使得原来学校的实习工厂,不是包给了别人,就关了门。一些升格的工科院校,根本就没有实习基地,学生就是想重实践,根本没有机会。到了实习环节,就放羊回家,自己找实习。其实,医学院学生的问题,也是类似,学生不是不想实习,老师也未必不想带实习,但的确没有多少地方供他们实习。其实,在盲目扩张中的所有中国大学,教出来的学生,基本上是既无理论素养,也不知实践为何物。上不着天,下不摸地。

跟其他专业一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工作环节,即使已经有了博士头衔,依然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的博士,连基本的常识都会弄错。但是,却没有人乐意在基层工作。从城市到乡村的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所,里面忙碌的人,很多都是没有医学文凭的山寨医生。我们的医学院学生,宁可改行,也肯下基层。

严格地说,不仅医学,任何学科都一样,我们的高等教育,现在正处于一种严重的玩忽状态,大学的存在,只是为了办学官僚们的政绩,跟学生无关。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高等教育,就培养不出合格的学生。医院用不了,别的地方,也用不了。能用的,都是经过社会上的再培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