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研究员梅瀚澜(Alice Miller)表示,薄熙来周边正在发展的剧情,跟过去15年来另两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下台的关键著眼点很像,也就是在1995年去职的前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与2006年遭免职的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在胡佛研究所网站上题为 « 在中央领导政治中的薄熙来事件 » ( The Bo Xilai Affair in Central Leadership Politics)的论文中, 梅瀚澜表示,这三起革职事件,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都显示了在关键的过渡期把中央最高层的眼中钉拿掉。在薄熙来事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至少在表面上维持了团结的形象。薄熙来被革职看来不是干扰而是强化了今年秋天中国举行十八大的准备工作。

梅瀚澜在论文中表示,薄熙来过去也没有被看好成为可能的入常候选人过,因为他对媒体,尤其是外国媒体的如鱼得水,显示他这样的政治人物不太可能与江泽民和胡锦涛时代流行的具有大佬风范和集体共识特征的最高领导人风格合拍。梅瀚澜也提到了中国太子党之间的内斗。

中央社引述「华尔街日报」报导说,薄熙来遭撤职,并未偏离过去20年来的「游戏规则」。邓小平发起的改革时代,已经有开除高阶政党领导人的机制。在毛泽东领导的时代,遭整肃的领导人容易长期受到媒体谴责影响,成為政坛的无名小卒;在改革时代下台的领导人,被媒体刻划成是因為政治错误,而透过例行政党程序遭到撤职;在某些涉及犯罪的案件中,则是透过法律程序。

但即使根据游戏规则,薄熙来遭到撤职,并不会让他的下台变得更不具政治性,这点与陈良宇和陈希同的情况雷同。整肃他们当中的每一人,都是在重要的权力过渡时期,移除高阶领导阶层的障碍或眼中钉。

陈希同在1995年遭到免职,与江泽民為了巩固权力而採取的其他措施相配合;在此案中,摧毁保守反抗势力的重要堡垒,也就是中国共產党北京市委员会。

陈良宇2006年遭解职,也就是从中国经济大城上海,移除了敢直言批评总理温家宝重新集中全国经济政策方向努力的人。

整肃陈良宇,有助於削弱与退休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有关的上海帮影响力,接著胡锦涛於2007年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著手巩固权力。

以几乎相同的方式,薄熙来被拉下台。在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前,中央领导层要清除精英政治的潜在敌人。

薄熙来与陈希同和陈良宇都是因為重大贪污罪名及公然违反党纪而遭到撤职。薄案还涉及额外要素,也就是杀害一名外籍商人,以及他妻子在贪污作为中的共谋关系。陈良宇案也涉及配偶共谋盗用社会保障基金,陈希同案则涉及高层同事自杀。

在陈良宇与陈希同这两个案件中,他们之后分别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最后被判处长期有期徒刑。类似命运也可能等着薄熙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可能会在夏末提交报告给中央政治局,解除薄熙来的职务。他之后可能将遭到法律起诉,最终入狱。

梅瀚澜认为,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雷同事件,以及范围更广的政治背景,再次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正在准备另一次权力整合。

不过梅瀚澜注意到,从1992年开始,中共总书记总会先在中央党校做一个报告,把即将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宣读的关于本届政府工作的报告中的主要议题先拿出来讨论。但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胡锦涛还没有到中央党校去作这样的演讲。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