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伟:漫谈“下水道”的前世今生


进入专题
下水道    ● 周大伟进入专栏)     
  早年出国留学的人在国内学英文时,大都不知道欧美餐厅里常用的吸管(straw)一词的说法。国内简陋的英文教材里只有一个叫“pipe”的单词,但Pipe一词在英文里,通常指的是下水道或输油管之类的大管子(有时也可以理解为男人用的烟斗)。有的留学生到了欧美国家后,在餐厅里问侍者要一根吸管时说到:“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piece of pipe(能给我一根大管子吗)?”让侍者们听上去整个儿一头雾水。在餐厅里喝饮料时用的吸管(straw),它可比通是钢铸或水泥材质的下水道pipe 要细小多了。
  然而,对下水道一词的正确表述,我们更是孤陋寡闻。很多年前,当我在美国第一次收到来自市政厅寄来的水费账单时,对上面的“Sewer Service Fee (下水道服务费)”一词十分茫然,唯恐政府管理部门收费有误,还特意打电话给市政厅的水费管理部门询问。在国内时,已经习惯了街道办事处老太太们挨门挨户地收取十分低廉的水费,还从来没听说要交“下水道服务费”这回事儿。直到今天,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水费和排水费也一直没有被明确分开。
  至少在大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基本上属于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无论住在平原的村庄里,还是住在山区的窑洞里,排水排污都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即便在人口有限的若干城市里,历史上大多采用明渠和暗沟相结合的排水系统。
  如果从排污、厕所以及城镇供水排水这些视角来观察,中国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文明古国”。一种不能解决排污排水问题的文明,必然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文明。中国人拥有在舌尖上独步全球的饮食文化,但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足够的功夫去解决“吃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在北京,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居住在号称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间的紫禁城里,大殿、寝室、书房、御花园、博物馆等样样齐备,就是没有一间拥有现代化排污系统厕所。包括皇帝的“太液”在内的宫中各色人等的排泄物均装于木制马桶之中,并集中于专门的粪车上,迅速运出宫廷。紫禁城内修建了众多明暗排水沟,构成了良好的防洪排涝系统。不管下多大雨,纵横交错的地面、地下排水沟把雨水导入内金水河,然后注入护城河。紫禁城中虽然没有一个厕所,但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清洁。不过,这类“文明”只限于宫廷之内,只限于由皇帝和他的妻妾、太监们享用。宫廷之外,哪怕是洪水泛滥或臭气熏天,则与皇帝(们)无关。直到今天,还有人对“故宫的排水系统的优越性”津津乐道,由此博得稍欠深思的围观者们廉价的喝彩。
  据考证,“下水道”一词是从日语里传来的舶来词。“下水”二字表明在功能上它是用来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降水和其他弃水的;而“道”字,则象征着“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设施。这样的排水廊道往往深埋在地面几十米以下,有着巨大的物理空间。例如巴黎和东京的下水道都是在地面50-60米以下,宽逾5米;宏大之处不亚于一座地下城郭。而我国城市中普遍采用的是“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在较浅的地下埋藏着口径多在一米左右的排水管。严格地说,只能称之为“排水管”,而实在是称不起这个“下水道”。
  五十年代初,中国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方面,主要的经验来自当时的“苏联老大哥”。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设起了现代化排水工程,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被全盘复制到了中国。
  一位研究1949年后建国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朋友告诉我,五十年代初当北京海淀区一带的地下排水管铺设完成后,恰好迎合了学院路地区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热潮。但唯独中国人民大学对此无动于衷,这所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陕北公学”的“新中国第一所大学”,为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延安作风”,执意坚持在校园里翻盖大量的平房。据说当时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指责说,在已经铺设了“这么好的排水管道”的地面上盖平房,这并不是勤俭节约,这是在挥霍浪费。看来,那些刚刚从延安窑洞搬进大城市的人们,对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的用水和排水”,实在是所知甚少。由于缺乏对城市“不动产以及相关设施”的理解和重视,中国人民大学这所拥有优秀师资和生源的著名大学,如今尴尬地占据着北京城内最狭小和拥挤的大学校园。
  不过,即便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之为“这么好”的排水管道,在设计上其实是极为保守的,小口径的排水管承载能力极其有限,很难应对大流量的来水。与位于高寒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莫斯科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82毫米,列宁格勒为585毫米)的前苏联不同,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广州更是高达1600毫米。记得80年代初,我和几个同学乘江轮经长江三峡抵达武汉,上岸后遇到一场暴雨,真正体验了“夏季到武汉去看海”的场面,,在这个中国中部最发达的城市的各条主干道上,看到了一片汪洋的景象。
  不能不看到,中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还一直存在着“重污水,轻雨水”的严重问题。因为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城市排水也一直偏重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从这一个角度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还只属于“污水管”,与“下水道”一词的含义相差甚远。
  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与所有市民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近年来,每临暴雨袭击,北京、武汉、广州等大都市都因排水不畅而陷入了一片泽国。这样的硬件短板,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属性相背离。据悉,目前中国正在兴建的摩天大楼总数超过200座,几乎相当于美国所有的摩天大楼数字总合。古人云,水满则溢。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缺乏适当的排泄,水就自然会泛滥成灾。这是就连普通小学生都能明白的道理,难道那些城市的管理者们和建设者们真的不知道吗?然而,在一片片高楼大厦崛起之时,面对管理的失序、资本的贪婪以及浮躁的氛围,许多人都选择了沉默。唯有在一次次的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中,让人们反复去品尝大自然无情回报的苦果。
  最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蜘蛛侠4》中,最精彩的打斗场面是在纽约市的下水道里拍摄的,宽敞绵延的地下空间,让人看上去像是座地下迷宫。这样的拍摄场景在中国是找不到。不过,另外一部好莱坞科幻影片倒是融入的不少中国的元素:当这个世界因为地震和海啸变成了一片泽国的时刻,世界各国的政要和显贵们纷纷赶往中国,去搭乘唯一可以求生的“诺亚方舟”。这部电影的名字叫《2012》。
  
  作者注:此文为作者为《中国新闻周刊》撰写的专栏文章的为删节版。

进入 周大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下水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