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看重生命,但当商业模式的人寿保险走进中国市场时,却遇到了瓶颈。香港大学社会学家陈纯菁表示,中国社会对人生的乐观看法、对”死亡“的禁忌,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寿保险在中国遭冷遇的主要原因。

人寿保险在19世纪就在中国起步了,但并不受欢行。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友邦保险将商业人寿保险推进中国市场后,人寿保险才在中国城市中为人熟知。在接受墨尔本大学“零距离”节目访问时,香港大学社会学家陈纯菁表示,她在采访人寿保险推销员时,他们纷纷抱怨说,”中国人很自私,因为他们不愿意买自己死后能让家人收益的产品“。

死亡禁忌
陈纯菁介绍说,典型的人寿保险政策是危机管理保险 ,危机包括死亡、早期死亡、严重事故、重病。如果一个受保人遇到以上不幸,受益人将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这类保险政策,只有当某些事件发生时,受保人家庭才会收到赔偿。

虽然典型的中国文化以家庭为重,会为家庭利益做一切,但此类保险却不受中国人欢迎。陈纯菁在研究中发现:“中国人不喜欢危机管理人寿险,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在孩子长大之前去世。如果他们不认为他们将在明日死亡,他们为什么要买人寿保险呢?到他们死后,他们的孩子已经是成人,经济独立了。这是中国人不愿意购买危机管理保险的原因。”

“这种对人生的乐观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文化禁忌之中。”陈纯菁解释说,“这种禁忌不仅是刻意避免提及死亡,而更是主观、下意识地避免提早死亡。因此他们对未来充满乐观,因为他们并不总想到这种不幸。”

凄惨的死亡文化
她指出,人寿保险依赖的这个早死或意外死亡的概念,从中国民间信仰的角度来说,是十分凄惨的。这也是文化中对突然死亡的禁忌的起源。“佛教中很多关于转世以及积德的想象,而这些催生了很复杂的民间佛教,其中有关于阴间和地域的充实景象。阴间又冷又潮,许多人死后的鬼魂都会飘到那里,在那里等着转世······在道家学说中有“饿鬼”这种说法,饿鬼是那些突然死亡的人(没有准备),没有后人给他们在阴间提供食物、金钱。一个人死后,如果有很多后人,他就不会成为饿鬼。但如果一个人死得年轻,没有家人给他拜祭,就会成为饿鬼。”

陈纯菁补充说,在毛泽东和文革时期,国家试图铲除这种迷信的死亡观。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思想意识形态的削弱,传统的信仰和做法都复兴了。民间有关于死亡的法则重新浮出水面。

储蓄习惯

友邦和其他国际保险公司都试图改变中国人对危机管理人寿保险的抵制,但真正让人寿保险为中国人受欢迎的,却是当时刚涉入人寿保险业的中国公司——平安保险。

“1994年······当平安加入这个市场时,他们对人寿保险也没有什么概念,甚至没有自己精算师。因此,就学习AIA,提供意外保险。但平安很快就意识到,人们不想听到死或意 外,他们都想在有生之年得到金钱回报。因此,平安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中国人喜欢储蓄,那为什么我们不提供他们喜欢的产品呢?因此平安带头将人寿保险重新 定义为金钱管理,并提供3个保险产品,本质全都是储蓄,包括儿童险。这些保险都是按照中国人的金钱管理习惯、以及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化习惯而设计的。”陈纯菁说,“但更重要的是,在销售这些保险产品时,没有必要谈死亡、不幸等话题。”

竞争
这类金钱管理保险使得在大中华区的人寿保险快速增长,但金钱管理保险产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润不高,因此外国公司并没有跟从当地公司的做法。因此,外国和国内两派在人寿保险的定义上有强烈的竞争。但国外公司不愿意向当地文化妥协,最终导致外国保险公司在人寿险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小。

本文由荷兰在线与墨尔本大学“零距离”节目合作推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