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闾丘露薇 

羊城晚报专栏

—————–

每次在北京坐出租车,如果对方抱怨我去的太近,或者直接了当的批评我为何不坐大巴,都免不了听我的一番唠叨。

我会告诉他们,我明白司机非常的辛苦,但是问题是,乘客并没有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把气撒在乘客身上,我相信,司机自己也不会痛快到哪里去。柿子不能捡软的捏,如果真的想要改变现状,我倒是有建议,司机们可以组织起来,向管理方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加价,或者减少份钱等,如果对方还是不听,那么怠怠工,至少我会表示支持和理解。

司机们听到我这样的建议,大部分人就不再作声,我猜想,他们肯定有点害怕,觉得我这个人,属于别有用心的一小撮。

我也知道,我的建议其实并不实用,因为有人曾经这样做过,结果并不好,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所以我也知道说了白说,虽然从道理上来看,我说的一点没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是可行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很纠结,一方面觉得自己作为乘客的权利受损,一方面也明白对方面对的是一个他们无力改变的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有指望,每次坐出租车的时候,能够遇到一个想得开一点的司机,至少大家能够在现有的规则下,无所拖欠的走完一程,互不干扰各自的心情。

只是,这终究不是办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想忍受着这种不公,又不想发乘客脾气,或者宰乘客一刀,还具备职业道德精神的司机,会越来越少,劣币驱逐良币,说到底,还是要责怪这个体制,比如发牌制度,是否应该有限额等。

尽管体制这个词,我已经写的有点厌烦了。但要解决问题,你又绕不过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