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周其鳳

北大校長周其鳳出任校長不足4年,卻經歷了「創作歌曲」、「抨擊美國教育」、「對領導媚笑」、「跪哭母親」等風波,成為網絡上極具爭議的公眾人物。近日,周其鳳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談及有關他爭議較大的幾件事,他表示:「我有我的性格,不想改,我65歲了,有人想通過一些事來改變我,說實話,不可能。我的情感表達,你不喜歡,沒辦法,我不是演員,你可以不喜歡我,也不需要你喜歡。」

以下是周其鳳對於關於他的七個爭議話題的回應:

1.回應化學歌:歌詞認真琢磨過。

周其鳳:「很多人很認真地說我寫歌詞連小學生都不如,但這首歌的歌詞我是認真琢磨過了的。國內很多人罵我,國際上的反響還不錯。」

相關背景:周其鳳系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主要從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方面的研究,2011年10月他創作一首音樂作品《化學是你,化學是我》,由北京大學中樂學社演出合唱版,視頻一經網絡傳播,被許多網友認為是天雷滾滾,歌詞水平「連小學生都不如」,「校長的語文一定是化學老師教的」,也有網友認為「歌詞口語化且直白」,「科普就應該這樣」。

2.回應諂媚笑:不是對領導。

周其鳳:「我面對的是學生,而不是領導!如果是對領導諂媚,我的角度就應該是對著他,站在他的旁邊,而不是站到後一點的位置,對著學生。關鍵是,一個人這麼說,全世界都覺得是諂媚。」

相關背景:2011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視察北大時,他與李克強的一張合影被指他對高官笑得很諂媚,網友將之與胡適和蔣介石的一張合影比較,認為他完全缺乏大學校長應有的人格獨立。

3.回應比不上蔡元培。
周其鳳:「蔡元培老校長提倡的兼容並包,我也是兼容並包。北大懂得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北大的保安,寫了本書叫《站著上北大》,我給他寫了序。」

4.回應跪哭母親。
周其鳳:「給老娘做個生日,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拍視頻的人也是我們村裡的人,他也60多歲了,但他母親去世了,他拍這段視頻並放到網上,一方面既有對我母親仍健在的感動,也有為他自己母親不在的傷心。」

背景:7月13日是周其鳳母親的90歲大壽,周其鳳回到瀏陽老家,為母親祝壽,當場跪拜在母親面前,母子二人抱頭哭泣。由於母子二人相擁而泣的照片中出現肩扛攝像機的拍攝者,因此被網友認為是一場周其鳳自覺參與其中的「孝心秀」。

5.回應名牌包。

周其鳳:「雖然我們是農民,但我的親戚裡也有富有的,農民就不能戴墨鏡,拎個好包?」

背景:周其鳳母子二人相擁而泣的照片中出現了兩位打扮時髦的年輕女子,身份一度引起網友猜疑。周其鳳友人撰寫博文釋疑,兩名女子系周其鳳的女兒。

6.回應給母親寫歌。

周其鳳:「歌碟是我自己的錢,沒花北大一分錢。作曲黃國群給我推薦讓宋祖英演唱,我恰好認識宋祖英,她看到小樣後很喜歡,就唱了。」

背景:7月22日,在兩岸四地大學校長論壇上,周其鳳贈送了一張CD給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張信剛,稱「這是我為媽媽新寫的一首歌,叫《媽媽的油茶果》。」而這首歌曲,是由宋祖英演唱的。

7.回應北大無大師。

周其鳳:「北大的確培養了很多企業家,這是我們的成績,難道非得出窮光蛋才叫成功?有人說北大文科強,那我不說文科,說理工科,目前,北大有70位兩院院士,17位老師新評上長江學者,18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委員會的傑出青年研究基金,28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委員會優秀青年基金,都是證明。」

背景:2011年6月,在北大企業家俱樂部成立大會上,周其鳳關於北大最近11年來校友中誕生了79位億萬富豪位居全國高校之首的話語加劇了網友「北大無大師」的感歎。

針對周其鳳的回應,網友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Ren Bing:1.回應化學歌:歌詞認真琢磨過。請問「認真琢磨」和「不如小學生」存在邏輯或者現實上的矛盾嗎?

@網易貴州省貴陽市網友:那倆墨鏡美女都是北大校長周其鳳的女兒。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囧啊,這人一邊罵美國教育誤人子弟,一邊把女兒全部送去留學。

@wuzheng1900:宋徽宗除了不會當皇帝,其他的都很出色。

@吳稼祥:北大,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中國的一面鏡子,校長,則是鏡子裡的第一張面孔,什麼樣的時代,出什麼樣的校長,從大師,到小丑。

@趙查理:公眾對北大的期待不低,每次提及北大,總是不忘蔡元培的「兼容並包,思想自由」。這是公眾對每一任北大校長的期待,希望他們能夠開創一代學風。所以,周其鳳再孝順,也滿足不了公眾的期待。反觀朱清時,赴職以來,為南科大進行了開創性的制度建設和發展規劃,其作為契合公眾期待,所以不但沒引起爭議,即便受挫之時,還能得到輿論聲援。同樣是做校長,周其鳳不妨放下身段,學學朱清時。

@茫茫草澤:「北大校長」,是百年中華優秀人文道德的積澱和縮影,它所承載的歷史高度和人格厚度,怎麼能如此踐踏?校長先生,您這是念的哪門子經啊?您連最起碼的一場對話都能糟蹋的如此不堪!

(編輯:胡言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