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澄

早前颱風「韋森特」襲港,導致一艘貨船上的150噸聚丙烯膠粒墮進香港水域。事件曝光初期,有環保團體擔心魚類會把膠珠吞下,釀成生態災難,但香港官方卻指聚丙烯本身無毒,呼籲巿民毋需擔心。有生物學者認為,膠粒會「吸附」海洋中的有機污染物,但黏附在細小膠粒的污染物濃度很低,即使魚類吞下也不至於「中毒」。食物環境衛生署則表示,目前未有海洋生物從塑料粒子吸收有毒化學物的定量數據,當局會繼續關注情況。

一艘停泊在香港南部海域的中石化貨輪,在7月24日「韋森特」襲港期間有六個裝滿聚丙烯膠粒的貨櫃墮海。事件在8月4日因為主流傳媒報道而獲公眾關注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曾指膠粒無毒,不會影響水質。其後,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也指膠粒對食物鏈的影響需時長,市民毋須擔心。

然而,傳媒連日報道稱膠粒會「吸收」海中毒素,巿民開始擔憂海產食用安全。綠色和平更指「聚丙烯」會吸收海中有毒物質,市民進食吃了含有「聚丙烯」的海產,會影響內分泌。留在海中的膠粒,亦會釀成生態災難。不過,身兼城市大學副校長的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群聲出席電台節目時卻指,事件應定性為「大量海洋垃圾」而非「生態災難」。

對於政府與媒體、民間團體截然不同的說法,浸會大學生物系系主任黃港住教授,8月6日接受《陽光時務》訪問時指,聚丙烯本身「無毒」,而魚類大量吞食膠粒的機會亦相對低。但有網民卻援引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反駁上述說法。

東京大學研究揭示膠粒黏附污染物

該研究論文名為《合成膠粒作為海洋有毒化學物質之載體》,(Plastic Resin Pellets as a Transport Medium of Toxic Chemical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網上查閱),於2001年由六位東京大學學者聯合發表,刊載於《環境科技》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香港有傳媒曾先後引述稱:「日本曾有報告化驗飄浮在海面的殘餘聚丙烯,發現其致癌物PCB及DDE含量,較所處水域的平均含量高100萬倍,長期吸入有關物質,將影響神經系統,意味處於食物鏈最高層的人類亦陷食物中毒危機」,報道內文與上述論文的有關內容一致。

不過,論文的分析指出PCBs及DDE這類有機污染物會對聚丙烯膠粒有「吸附」作用(adsorption),膠粒因此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污染源頭。同時,研究亦指出它有潛質成為分析不同海域污染程度的工具。

「黏附」不同於「吸收」

黃港住教授同意是次「膠災」的膠粒符合該研究的界定,亦認為研究結果可信。不過黃港住則指,聚丙烯膠粒無吸收(absorption)毒素的作用,但會黏附或吸附(adsorption)毒素。他指,聚丙烯之所以能「攜帶」污染物,是污染物的「疏水性質」,亦即「親油性」,使得它們有較大傾向吸附於聚丙烯表面。因此,最大的決定性影響,在於該片海域本身的污染程度,另一個因素則是膠粒的表面積有多大。

黃教授相信,黏附在細小膠粒的污染物濃度會很低。濃度較高的污染物,大多會吸附在淤泥或海床部份。這些污染毒素即使能進入魚類體內,亦大多會積聚在脂肪較多的肝、膽和「魚腩」部份。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亦認同,與膠粒比較,污染物更多會附在藻類與沉積淤泥,比如珠江河口一帶。香港海域由於水體流動快,水中的二噁英與農藥成份的濃度並不高。

黃教授指,東京大學論文的末段,清楚提到須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發現究竟魚類吞下膠粒,當中有多少比例的污染毒素能自膠粒進入魚類的消化系統。因此,現階段無具體證據確立膠粒墮海,會令毒素進入食物鏈的說法。陳竟明則指,毒素會黏附魚身的脂肪組織,但並無證據顯示它會在魚類身體內釋出毒素。

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回覆《陽光時務》的查詢時表示,膠粒能夠把海水中的一些毒素黏附在其表面。若長期浸泡在海水中,黏附的毒素水平亦會較高。不過食安中心指,「就我們了解,現時未有海洋生物從膠粒吸收這些化學物的定量數據。」並強調,會繼績留意這方面的研究。

膠粒污染物含量高「十萬至百萬倍」?

媒體報導又指,「殘餘聚丙烯中的PCBs及DDE含量較所處水域的平均含量高100萬倍」。有關引述在東京大學論文的首尾部份出現過。陳竟明指,有關內容只說明聚丙烯膠粒對有機污染物的黏附能力較海水強,並不表示會「中毒」。

他和黃港住均認為,膠粒要盡快清理,否則會造成海洋固體廢物污染,漁業將首當其衝受到打擊,也有可能威脅其他海洋生物生存。事實上,膠粒對漁業已有即時影響,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早前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到大嶼山芝麻灣視察,有漁戶即場剖開魚肉,發現魚腸內有膠粒。

有毒無毒之所以令到公眾擔憂,與政府由始至終「慢半拍」的反應要負上一定責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