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大学,其中相当多的家庭青睐美国的学校。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发布的报告,2010/11学年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人数接近16万人,同比增加将近四分之一,在美国的所有外国学生当中所占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学习拔尖的学生们当然向往那些顶级名校,但是这些名校不但名额有限,而且多数学生也达不到人家的录取标准。其实在美国各地有不少水平不错的高等学府,它们可能对中国家长和学生而言名不见经传,但是在当地甚至全美国却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它们有的是综合性大学,也有的某项专科名气不小,值得那些具备经济条件、学生资质也不错的家庭考虑。从现在开始,我会逐一介绍美国各个州里面的这些学校,今天介绍的是纽约州亨普斯特德(Hempstead)的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

霍夫斯特拉大学所在的亨普斯特德位于长岛的西部偏南。提起长岛,华人很少有没听说过的,因为纽约市的两个区,皇后区与布鲁克林区都在长岛,两个区的中国城法拉盛和八大道人气很旺,而亨普斯特德距离那里都不远。即便是从大学所在地去曼哈顿也只有40公里,无论是开车还是坐市郊列车,都不到一小时。

亨普斯特德属于长岛的纳苏县,2010年普查人口将近76万。现在它还只是一个镇。如果它注册成为一个市的话,将成为纽约州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市,而且在全美国都可以排到第16位。

霍夫斯特拉大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成立于1935年,从“年龄”上来讲,在美国是小弟弟级的大学。但是严格论起资历来,它最早是1831年就建立了的纽约大学(NYU)的一所分校,所以它无论从师资还是学术水平上来讲,在美国都非常优秀。就长岛地区而言,它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理工学院等知名院校相比,也是各有千秋。

尽管霍夫斯特拉大学的强项是文理学科,包括法学与历史,但它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它有20个得到认证的专业学院,包括近年新建立的医学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在全美国只有不到100所大学能够做到这一点。

由霍夫斯特拉大学的教师创办和编辑的学术期刊,有不少是所在学科的全国和国际权威性刊物。例如由它的英语系主办的《二十世纪文学》、《中世纪伊比利亚研究》等。在法学领域,霍夫斯特拉大学的《国际商业和法律》、《霍夫斯特拉劳工与就业法》等被公认为该领域美国最优秀的专业期刊之一。

此外,霍夫斯特拉大学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名声卓著。学校有一个仿建的环球剧场,每年在那里举办莎士比亚艺术节,迄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近年来,霍夫斯特拉大学在美国名声鹊起,因为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辩论委员会(Commission on Presidential Debates, CPD)选择它作为大选年的总统候选人辩论会会址。它承办了欧巴马与麦肯恩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辩论会。那次选举最终欧巴马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后来,霍夫斯特拉大学举办了一系列有关政治与公共政策方面的活动与学术研讨会,有许多全国知名的媒体和政治人物前来参加或主讲。因为学校对行政政策研究方面的重视,今年CPD再次决定在这里举行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会,就是10月16日的一场市民大会形式的辩论会。

下面是霍夫斯特拉大学的一些重要数据,供大家参考。这些数据有的来自学校网站,有的来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它是对美国大学进行排名的一家权威性机构。

霍夫斯特拉大学实行4-1-4学制,除了秋季和春季学期之外,每年年初还有一个月的选课期。学生有12400人,其中研究生将近5000人。学校教员有1180人,全校学生与教师比例为10.5比1(《美国新闻》的数据为14比1,指的是本科生部分)

在《美国新闻》所统计的1600所大学里面,2012年霍夫斯特拉大学总评分为42分,综合排名为第128位,这比上一年度的第139名有很大提高。它的秋季入学录取率为59%,一年级之后继续学业的有78%,6年内毕业的比率60%,本科生人数少于20人的班级占53.9%。

因为霍夫斯特拉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而且位于纽约长岛这种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所以学费和生活费比较贵。2011/12学年的学费要33550美元,食宿费用一年要11940美元。但是在美国,私立学校一般奖助学金的发放也比较多,霍夫斯特拉大学的学生大约有2/3接受各种奖助学金。平均而言,学习生活费用有58%可以通过奖助学金得到解决。

有意送孩子到霍夫斯特拉大学上学的中国家长,可以登录学校的网站(http://www.hofstra.edu/home/index.html)了解详情。

 

霍夫斯特拉大学校园和学习生活(霍夫斯特拉大学官方网站)

霍夫斯特拉大学校园和学习生活(霍夫斯特拉大学官方网站)

 

亨普斯特德的绚丽风光(亨普斯特德镇官方网站)

亨普斯特德的绚丽风光(亨普斯特德镇官方网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