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空般若 

在古城西安东郊的幸福路中段,隐藏在老旧的小工厂生活区内二楼的三线战友艺术团,都是“爷爷奶奶辈”的成员。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来自一九七零年修建襄渝线铁路的三线学员,也有些是当时的铁道兵,除了义务的“教练员”之外,大约零零星星的还有几名志同道合的“哥们姐们”吧。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原来的三线学员连队里,其实并没有什么艺术团。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什么传承关系,只是因为大家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作为对青春的怀念,所以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三线战友艺术团的成员们,年龄大都在六十岁左右,所以称为叔叔阿姨,要更准确一些。这些叔叔阿姨们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青春的眷恋,凝结在一起,组成了他们“自己的艺术团”。维持团队经营的费用,主要是大家自发的捐献,偶尔还会有一些演出邀请所得,来支付场地以及服装等日常开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孤独的。因为放大到整个社会中,他们只是极其“渺小”的,很少令人关注的一部分。这从他们团队的人员结构,就能推测得出来,他们没有年轻人的加入成分……

但是在更深的层次来讲,他们是快乐的。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之后,成为“离退休老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种“玩乐”,就小觑了叔叔阿姨们的能耐,他们排演的节目,绝对是符合专业级别的。各种风格的民族舞蹈,不管是独唱、合唱,还是个人、集体的配合演出,都属一流。墙上张贴满满的获奖节目影印件,摆出来鼓励大家和“宣示”荣耀的奖杯,以及重要领导的亲自关怀等等,都能说明他们所取得成就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身体的健康和他们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充分证明:这是一份美好事业的良好开端。

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因为组建才短短的几年时间。

他们说他们要感谢很多人。感谢儿女们的理解与支持,感谢身患癌症十多年的老师的辛勤指导与悉心调教,感谢长期以来关注和帮助他们的领导和所有人……其实,我觉得,他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们自己。

是他们自己,给予了自己这样的美好生活!

当我昨天赶到三线战友艺术团排练场地的时候,他们的排演已经开始。一整套一整套的节目,从更换演出服,仪容扮相,出演顺序;到节目统筹,人员协调,场地利用以及繁琐复杂的表演流程,大家都一丝不苟。更难得的是,每个人脸上都“泛滥”着如同青春般的激情和自信……载歌载舞的曼妙身姿,配合默契的激情放射,全情投入的快乐陶醉,由始至终,大家都在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

原本只是打算采访他们最平常排练生活,没想到他们居然搬演出相当于整台晚会的精彩节目,而且全部盛装着色……从他们的身上,我再一次感受到三秦儿女,也是我们中国人最最特别的优点:总是要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别人;那些付出的伤痛与泪水,留给自己。

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来不及了解他们当中的每一位成员。我相信,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独特故事。也是因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历程,才能展现出近乎完美的人生姿态,这种自信是值得骄傲的!

在此次访问结束的合影之前,张大哥接受一位阿姨的提问,并且做出了较为深刻的表达。期间,似乎有一个观点上的讨论。那位阿姨说,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她们付出了青春热血,经历磨难,所得到的是自己一生都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这种宝贵的精神应该弘扬光大……张大哥讲述了《在历史这边》的主题,并且阐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想,张大哥的立场是公正的,否则他也不会去访问那些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在历史这边》是纪录片,还原每个人现实的生活和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自己看来,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是事实。一个人对过去的看法,保持什么态度和立场,是他自己个人的事情,别人并没有权力和权利去干涉纠正。至于公正与否,都属于主观意识,一种语境表达……衡量一个人是否真诚的基点:就是假设时光倒流回到之前,他是否心甘情愿地再承受一次那样的经历?前提必须是“自己能够做主,任意选择”!

就在昨天,访问完三线战友艺术团的叔叔阿姨们之后,张大哥还要赶去宝鸡采访当年三线学员里的“铁姑娘”。我不能跟着去,原因是经费不足。为了能完成纪录片《在历史这边》的预想,张大哥的预算节约,可谓“很抠门”呐!

他推拉挎拿着一大堆设备和行李,自己一个人去火车站搭车,不充满危险才怪呢(跟随结伴的《南都周刊》记者,要先去退房,然后会合,可以算是“分头行动”)。果然,从微博上看到关于他的消息:《在历史这边》剧组赴宝鸡拍摄三线学生,竟遭来自三线学生内部人对学生的威吓,曰:“有的人还没退休,还要吃体制内的饭。”颇似学生内部汉奸或是特务!

这个世界的艰险在于,总是有极其个别的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妄置众人的生活于不顾……

话说回来:张大哥,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保重!

我期待着,您的平平安安归来,早日顺顺利利地实现夙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