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妪 

关中方言故事多,今天我来说一说。西安十三朝古都,雅言十三朝,每个词都有典故。咱说的都是古代的朝廷语言,官方语言,所以委婉,文雅,没有粗野,下流,庸俗的话,即使是今天以为很粗野的骂人话,细究根底其实很雅,

二半吊子 ēr bān diāo zǐ

即“二百五”。古时候一吊钱为一千枚,其一半为五百,再分一半为二百五,所以二百五十枚钱为“二半”吊子。

说人“半吊子”说明此人脑子不够数,说人“二半吊子”则说明此人为“二百五”。

例:那家伙是个“二半吊子”,你少搭理他,省得着闲气。

舌辩侯 shé biān hoú

韩信谋士蒯通装疯上殿为韩信喊冤叫屈,因善辩被刘邦封“舌辩侯”,西安人以之作对能言善辩者的戏称,取“猴”机灵之意也叫“辩舌猴”。

战国时有种政客叫“舌辩士”也叫“纵横家”,以向掌权者卖点子谋生。蒯通就是这样的人。他为韩信出了两个点子,得罪了汉高祖刘邦。

1.韩信当大将军时,打下赵国、代国,迫降了燕国后,准备乘胜再打齐国,就在此时听说刘邦派郦食其(yì jī)说降齐国。韩信拿不定主意:是打?还是让郦食其去说降。蒯通出主意说:既然汉王没有下令不让你以武力打败齐国,打就是了。何况郦食其不过一书生,坐着车子,动一下嘴皮,就把齐国七十多个城池拿下了。将军你带兵将几万,打了几年才打下赵国五十几个城池,功劳反不如一个儒生大?说得韩信动心,攻打已听信郦食其劝降的齐国。郦食其本是刘邦手下第一大说客,这时说动齐王放弃守备,整天和他一起喝酒。齐王梦想着降汉后的滋润生活,冷不防韩信打了过来,大呼上当!结果是齐王把郦食基拿大鼎煮了,然后自己跑了。而刘在张良提示下被迫封韩信为齐王,心里很憋气:一桌好“宴席”被搅成一锅“烂粥”。这是汉高祖3 年(公元前204年)的事。

2.韩信封为齐王后,蒯通继续鼓动韩信叛离刘邦。

他说:我曾学过相人之术,看你面相不过封侯,但危险不安;但看你的脊背贵不可言。

韩信问:这是怎么说的?

蒯通说:而今项羽和刘邦,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都处在危险和困境中,你帮谁谁成功,那样你就永远是别人的“马仔”。你不如和他俩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你兵强马壮,又占据齐鲁大地这块肥沃的地盘,从河北攻打他俩的后方,再以维护百姓利益的名义向西打,满天下谁敢不听话?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分封诸侯,那么天下人都信服你,听你的。你再表现得谦虚点儿礼貌点儿高尚点儿,天下的君主就都来朝拜齐王你了。好好考虑一下吧:老天给你你不要,你就遭殃;机遇来了你不抓住,也要遭殃。

韩信说:刘邦对我不薄,解衣推食的,我咋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做缺德事呐?

蒯通说:别傻了。你以为你对刘邦好,能建立万世功业?患生多欲,人心难测。你和刘邦的关系,能比上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的友谊吗?这俩人不也因为利益翻脸,都死于刘邦之手了?再说远点:越国大夫文种和范蠡对句践够忠实可靠了吧?句践灭吴国后,范蠡退出政坛,跑出越国游五湖,埋名隐姓经商保全了性命;文种则死于句践之手。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好好想想吧,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你危险着呐。

韩信心乱了,说:别说了,我再考虑考虑。

没几天,蒯通又找上门说:听人劝贵在抓住时机;策划大事同样贵在抓住时机。错失机会就危险,我轻易不和人说这些。谁要是听我说话不专注,那不值得我费唾沫;掂不清事情本末的人,我敢和他说大事吗?总想给人当手下的人,永远不会为王称霸;只看见三升两斗小利的人不是当宰相,士大夫的材料。聪明人果断,疑心重害事。只看到毫末微利,就会遗失天大利益,虽然明白此理而不敢付诸行动,会引起百事之祸。所以说嘛:猛虎要是犹豫,还不如蝎子,马蜂的一螫;千里马原地踏步,不如病马的慢走。战国勇士孟贲能生生拔掉牛角,可如果他狐疑不定,就不如平庸男子的果断行动。即使有唐尧虞舜的智慧,光吟唱不决策,那还不如聋哑人指挥。这话说明,贵在行动!大功难成易败,时机难得易失。你好好想想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韩信不忍背叛刘邦,且自以为功劳大,刘邦不会夺自己的齐王封号,更不会加害自己,于是对蒯通连声称谢:谢谢先生,谢谢先生指教。

蒯通一看说不进话,马上装疯卖傻跳大神去了。

后来韩信被萧何和吕后骗进宫,用竹矛杀死在长乐宫钟室。临死前感叹:我后悔没听蒯通的话,让你们骗杀。这难道是天意?!

刘邦回宫听说后,抓了蒯通问:你教唆淮阴侯造反?

蒯通说:是呀,可惜那小子不听我的,如果听了,您能这样平安坐着吗?

刘邦大怒:给我把这小子活活煮了。

蒯通说:真冤枉!

刘邦说:你教唆他造反,还敢说冤枉?

蒯通说:秦朝快垮台时,大家不是都造反吗?(暗示:也包括你刘邦在内)强盗跖的狗冲尧帝狂叫,不是尧帝不仁义,而是因为狗只认自己主子。

那时候我只认韩信,不知道您。(自喻为狗)而今天下像您这样有实力想为王的人多了,你煮得完吗?

刘邦一听:有道理,再说人家都自比为狗了,还能再怎么样?算了,放了他!

以后艺人们将此事编成戏,进一步美化了刘邦,说:刘邦不但放了蒯通,还加封他为“舌辩侯”,其实查《汉书》和《史记》都没有封“舌辩侯”的记载,不过是演绎罢了。

人样子

徒有其表的人被讥为“人样子”。宋神宗的大公主打算再婚,遍求士族但总不如意。大臣们问公主的弟弟哲宗皇帝:您姐姐大长公主想要什么样的人?哲宗皇帝说:仪表像狄咏那样的就成。狄咏漂亮到啥程度?据说他上战场时必须带上面具以免分散战友们的注意力。狄咏是名将狄青的儿子,其父屡受朝廷猜忌,处境艰险,不可能匹配公主,从此人们就将狄咏叫做“人样子”。

娃样子

为震慑众人而从中挑选一人进行严重处置,这个被挑选者就被叫作“娃样子”。“娃”本应为“劸wā”,义为逼迫。

《康熙字典》: 劸;【集韻】於佳切,音娃。逼也。

麻吴子

西安人吓唬哭闹的小孩时常说:“嫑哭嫑哭,小心麻吴子来了。”

隋炀帝下诏开汴渠,(今京杭大运河的前期工程,也叫汴河,即古画《清明上河图》中之河。)麻叔谋被任命为开河督都护。他到达宁陵(属商丘,在豫东)后患风痒病(荨麻疹),卧床不起,求医诊治。医生说必须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后加入药物,一起服食。麻叔谋让人找来几只羊羔,同杏酪、五味子一同蒸食,名为「含酥脔」。乡村无赖前来献羊羔约有数千人,麻叔谋收下羊羔,给了他们优厚的报酬。

宁陵县下马村有个叫陶榔儿的,富有钱财但为人凶暴,他家的祖坟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时被发掘,就偷了别人家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杀死后砍掉头和脚,蒸熟装入食盒献给麻叔谋。麻叔谋吃着这肉,香美异常,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分满意,就下令让河道在经过陶家坟地时绕了个弯。陶榔儿兄弟感谢麻叔谋的恩德,继续偷盗小儿蒸熟献给麻叔谋来讨赏。其他无赖得知陶氏兄弟的行为,也效法他们,偷盗乡间小儿换取赏赐。当时,附村庄接连丢失小儿达数百名,到处可以听见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哭声。于是,当地凡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特制一个大木柜,用铁皮裹缝,夜里就把小孩藏在柜中,用大锁锁牢,而且全家人点着蜡烛值班看守。到天亮打开柜子,若小孩还在,全家老幼都一一庆贺。即使如此,丢失小儿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

事发后麻叔谋被人告发,朝野震惊,隋炀帝派大将来护儿把他逮捕,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易河道”等罪名将其腰斩,陶榔儿兄弟也同时正法。

为啥将麻叔谋叫“麻吴子”?是因为当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傖(cāng或cēng)父”; 北人对南人则蔑称“吴子”。

麻郎木月骨 má lǎng hú

一种儿童游戏,也叫“抓子儿”。以7颗杏核为一套,抓起一颗上扔,趁机抓取其余几颗来接应下落的那颗,抓多为赢。

《关西方言钩沉》:“果中之硬核谓之木月骨。音胡。经籍多借覈、核二字为木月骨,其音义均殊;核者、蛮夷以木皮为匧(qiè)也。覈(hé)者、考覈求实也。各有本意,不能相混;其音与木月骨为双声,故假借之。木月骨犹骨也,由骨取义、亦由骨得声。今语皆读户骨切,本音也,此古音存于今语者。”

按:“麻郎”指隋炀帝之佞臣麻叔谋。因杏核表面麻涩不光滑,人们以此谐音“麻郎木月骨”(麻叔谋的心或头),以表达对麻叔谋的憎恨,麻叔谋后被隋炀帝处死。

姚婆子

舜帝是河北冀州姚墟人,母亲死后,父亲再娶,又生了弟弟象。开始谋害舜,让舜上屋顶修房子,他们撤除梯子从下纵火,企图烧死舜,舜拿两只斗笠当降落伞飘下;让舜挖井,父亲和弟弟用土石填井,父子二人以为舜死定了,开始分割舜的财产。象说:这是我的主意啊!于是霸占了舜的俩尧帝公主身份的妻子。而把牛羊和仓库分给父母。

舜从井壁挖洞逃回家,看到弟弟正弹尧帝赐给自己的琴,象惊讶而不高兴地说:我正思念你得很呐。

舜说:是啊,你是很想念。

舜的父亲瞎而糊涂顽固,继母奸诈凶狠,弟弟狂妄。而舜始终孝敬温顺厚道。人们把他的继母叫“姚婆子”——姚墟的那个婆子。以后“姚婆子”就成了凶狠继母的代号。

适偛诒 shī chuà dǎi

西安人极端蔑视某人时会说:理他“适偛緿”哩?!

“偛”义为小人、狡猾;“诒”义为欺诈。“适偛诒”义为承受小人的欺诈。

《新华字典》:偛 chā小人。

【汉典】:偛chā 1.狡猾。 2.皮肤起皱。

《新华字典》:诒 (詒) dài 欺诈:骨肉相诒。诒骗。

【列子•黃帝篇】狎侮欺詒。【徐幹•考僞篇】骨肉相詒,朋友相詐。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汉追及之。【師古註】紿,誑也。 

古时“绐”同“诒”。

【史記•淮阴侯列传】(萧)相国诒信曰:“虽疾,强入贺。”

韩信囚禁了个自家私用的犯错官员,此人的弟弟向吕后告发韩信要造反,吕后怕自己召不来韩信,就和萧何谋划:有人从皇上(刘邦)那儿来报喜,那个造反的陈豨死了,群臣们进宫庆贺吧。

此前韩信一直藉口有病不上朝,不进宫,萧何骗韩信说:虽然你有病,也得挣扎着进宫庆贺啊。结果一进宫就被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驲犮偛 rǐ bǎ chuà

西安人对于别人的某种行为认为很差劲,近乎“狗拉车,猫纺线”般荒诞不经,会以不屑的语气评价:“驲犮偛!”而“驲犮”正是狗拉车的古雅表达。

古代的驿车叫“驲”;狗跑的样子叫“犮”;而“偛”则为小人和狡猾。驿车是用来拉朝廷官员和备递送公文的,很重要,很有档次,而用狗拉显然荒诞,所以“驲犮偛!”义为小儿科式的荒诞和狡黠。

【汉典】:驲(馹)rì  ◎ 古代驿站专用的车,后亦指驿马。

【汉典】:犮bá 犬跑的样子。

《新华字典》:偛 chā小人。

【汉典】:偛chā 1.狡猾。

例:新来的科长真“驲犮偛”,刚上任就要求大家每天上班下班都必须到他办公室签到,签离,还要注明几点几分,咋就不懂得首先应该做好思想工作,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哩?

咋长竟短 zà cháng jīng duàn

中国古代有“长短术”,也叫“长短说”,指辩士的辩论技巧,是当时政客们效力君主的重要手段。辩士们为了说服君主,使之采纳己见,可以将形势按照自己意图或指出优势,或极力诋毁。关中人后来在评议、学说他人对某人某事的言论时作为总结最后往往说:“他就这样‘咋长竟短‘地一说,对方就被说服了。”或说:“他咋长竟短地自顾自说,人家就是不搭理。”

【汉典】:长短説:谓纵横家之言。《史记•田儋列传》:“ 蒯通 者,善为长短説,论 战国 之权变。” 司马贞 索隐:“言欲令此事长,则长説之;欲令此事短,则短説之。故《战国策》亦名曰‘短长书’。”

《晋书•袁悦之传》:“ 悦之 能长短説,甚为精理。始为 谢玄 参军,为 玄 所遇,丁忧去职。服闋还都,止齎《战国策》,言天下要惟此书。”

【汉典】:长短术:谓纵横家的论辩术。 汉 刘向 《上〈战国策〉叙》称《战国策》“或曰《国策》,或曰《短长》……”,因以为名。《新唐书•艺文志三》“杂家类”录有 赵蕤 《长短要术》十卷。《新唐书•藩镇传•李丕》:“ 李丕 者,善长短术,与 从諫 ( 刘从諫 )厚善,署大将。” 宋 苏辙 《寄题清溪寺》诗:“ 苏 张 何为者?欲窃长短术。”

闲打浪 hán dà lāng

“闲”本读作xián,此处读作hán。西安人将闲逛叫做“浪”,像闲逛一样地悠哉游哉,戏称为“闲打浪”。实由古语“闲挞浪”而来。

【汉典】:浪:(1) 逛,无事到处遛。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山内各色痞徒閒游城市者,统谓之閒挞浪。”

自麻 zī má

“麻”在唐、宋是“诏书”的代称。后人将“麻”引申作自以为是,不通情理。

例:你不要自麻,凡事要多听群众意见。

按:唐宋时代,任命宰相和大臣的诏书是用黄、白麻纸书写的,所以诏书也叫“麻”。由此生出许多官词:宣麻——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押麻——监督宣读诏书。麻辞——委任宰相的诏书。麻命——任命的诏书。

随手

《史记•淮阴侯传》:(钟离)昧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昧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随手”这个词很古老,据《史记•淮阴侯传》记载,最迟在汉朝初年就有了。

韩信在齐王位置上屁股没坐热,项羽刚死,刘邦突然跑到韩信大营,把齐王大印和调兵符全拿走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刘邦不想蓦然激出大乱,作为缓冲汉高祖五年正月韩信又被封楚王。第二年有人告韩信谋反,陈平给刘邦出主意:把诸侯们召集到楚国的云梦去打猎,借机捉拿楚王韩信。刘邦到楚国后,韩信想造反但又想自己无罪,想去见刘邦又怕被逮捕。有人出坏点子——借人头。这个人头就是钟离昧。项羽死后,手下大将钟离昧投奔韩信。刘邦痛恨对项羽最忠实的钟离昧,下诏逮捕他。

“您把钟离昧的人头送给皇上,皇上一高兴,就没事了。”小人这样说。

韩信把钟离昧叫来商量。

钟离昧说:中央不打你,是因为我在你这儿,你借我的人头献媚刘邦,我今天死,你随手也就死了。

然后抹脖子自杀,死前大骂韩信:你不是个正人君子!

拿着人头当贡品很冷酷。结局当然也冷酷,刘邦让人把韩信捆成“粽子”放在车后带回去,韩信一路说:怪不得人都说:兔子打完了杀狗吃,飞鸟捕完了收弓,敌国灭亡了杀谋臣,我真是到该死的时候了。

刘邦松了韩信的绑,改用刑枷。说:人家告你造反嘛。

车走到了洛阳,将韩信释放,降为“淮阴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