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在蒋介石及国民党领导下,八年抗战终于取得全面性的胜利。蒋介石虽然领导抗战声望日隆,但国民党及其政府却快速腐化,问题如山,国军终被共军击溃,蒋介石于一九四九年被迫退守台湾。

  从一九四九年以至今日,台湾历经六位“总统”的统治:蒋介石、严家淦、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与马英九。严家淦为蒋介石到蒋经国之间的过渡“总统”,任期极短,并无重大贡献及失误可言。

  最近台湾《新新闻》周刊针对台湾历任“总统”对国家的贡献度进行民意测验,发现蒋经国最被人民肯定。此一民调报告引起广泛的注意,某些学人开始讨论台湾五位“总统”的成就。近年笔者在台、港、美报刊发表甚多综述他们五位的贡献,现撰本文,评析他们的历史功过。

  蒋介石在台湾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领导国府及国军撤退来台后,立即开始整军备战,巩固台湾,稳定台湾情势,并于一九五四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此外,蒋介石重用陈诚(先后出任行政院长及副“总统”),推动土地、金融及其他改革,并实行地方自治及县市首长与议会议员选举,为台湾早年的民主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然而,蒋介石却无法容忍反对派对政府的批评。由雷震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胡适担任发行人)发表甚多专文批评政府,主张民主改革,甚至有意结合台湾本土精英(如李万居)筹组反对党,以监督、制衡国民党及其政府。对此一挑战蒋介石无法容忍,终于下令逮捕雷震,并通过军法审判,以莫须有的罪名判以十年重刑,《自由中国》也被迫停刊──此一台湾早年的民主运动终被压制。

  蒋介石至一九七五年逝世时,持续实施威权统治,并坚持“反共抗俄”及“统一中国”国策。

  蒋经国历史性的贡献

  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曾在苏联学习多年,在蒋介石领导下,蒋经国负责情治及军中的政治工作,影响其形象。

  然而,自出任“总统”后,蒋经国颇多改变。一九八三年,著名海外学人丘宏达在台湾《中国时报》撰文,公开呼吁蒋经国解除戒严,扫除民主改革的障碍。蒋经国深受影响,终于决定采行新政:

  采行政治开放政策,解除戒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益。

  解除党禁,允许反对党成立,台湾第一个反对党(民主进步党)因而合法成立,开始监督、批评、制衡国民党及其政府。

  取消报禁,允许新的报刊出现,与国营及国民党营的媒体竞争,充份发挥独立媒体的报道、批评、监督及揭露黑暗、贪腐的功能。

  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取消过去的种种限制,保障人民自由旅行的权益。

  除上述新政外,蒋经国也改变了蒋介石所制定的反攻大陆、统一中国等国策,改采务实的落地生根、植根本土、建设台湾、发展经济等新政策,促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因而开始迈向本土化,民主化的大道,台湾的经济也因此日渐繁荣,民众的生活大幅改善──蒋经国对台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时至今日,蒋经国仍然是台湾民众最肯定的“总统”。当然,蒋经国的执政并非全无污点。一九七九年,党外(民进党前身)推动“美丽岛”民主运动被镇压,施明德、黄信介、吕秀莲及其他民运领袖被逮捕,并通过军法审判被判重刑,但数年后蒋经国即解除“三禁”(党禁、报禁与戒严)。现《自由中国》运动及“美丽岛”民运已被平反,重新获得肯定。

  李登辉的历史功过

  一九八八年蒋经国逝世,李登辉继任“总统”,立即开始推动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一、 废除“国家动员戡乱条例”,民众因而摆脱“条例”的限制,政治生活不受干扰。

  二、 通过新法,迫使在大陆时期选出的中央民意代表退职,所有中央民代均在台改选,建立了反映台湾民意的新国会。

  三、 修改宪法,废除正、副“总统”间接选举制度,改由人民直选。

  四、 修改有关法律,改变过去由“总统”任命的台湾省主席及直辖市长(台北及高雄市长)之规定,改为由民众直选。

  五、 完成修宪工程,废除效能不彰的国民大会,将其职权转移给立法院,建立单一国会,并精简行政体系,废除叠床架屋的台湾省政府,将原有的三级制改为二级制(中央政府与县市政府),提高行政效率,节省行政资源。

  此外,在李登辉领导下,台湾民众的自由与人权获得充份保障,政府并为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平反、道歉,并建立国赔基金制度,为受难者家属补偿。

  综如上述,李登辉对台湾的民主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然而,在李登辉执政后期,贪腐、黑金横行,民众非常反感,国民党政权渐失民心──二○○○年,国民党候选人终于在“总统”大选中被民进党的陈水扁击败而丧失政权。

  虽然颇多台湾政学界人士肯定李登辉对民主化的贡献,认为李登辉为台湾的“民主之父”,但也有甚多人士认为李实是台湾的“黑金之父”。

  陈水扁实现政党轮替

  二○○○年三月,台湾举行“总统”大选,在野的民进党提名陈水扁参选并获胜,推翻了分裂、腐化的国民党政府,完成了台湾历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及和平转移政权,阿扁对台湾的民主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其执政期间,陈水扁强化台湾的自主性、主体意识,提升人民对台湾的认同──这是阿扁对台湾的另一重要贡献。

  然而,陈水扁的偏激本土意识排斥其他族群,并以卖台、亲共(这也是阿扁对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的指控)等名词来形容某些外省政治人物,撕裂台湾族群,违反民主政治的族群平等、族群融合的基本要求。

  与此同时,阿扁并未汲取二○○○年前国民党政权腐化沉沦的教训,更无“权力导致腐化,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之警惕。陈水扁执政八年,阿扁本人、扁氏家族及扁政府官员卷入数十项重大弊案,扁家的钜额海外密帐及洗钱等丑闻被揭发,震惊海内外。在二○○八年的“总统”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因而惨败,国民党的马英九当选“总统”,完成二次政党轮替,和平转移政权已成为台湾民主政治的常态,台湾的民主政治因而又往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拨乱反正”与“脱胎换骨”

  在二○一一年九月的书面专访中,马英九向笔者指出,在民进党执政八年期间,扁政府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制造族群矛盾及令台湾在外交与两岸关系上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两岸及台美关系均跌入谷底。马英九因而决定在其第一任“总统”任期内,做到“拨乱反正”的要求,并建立廉能政府,推动三通与司法改革,维护台海和平,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及台美关系,强化台湾的竞争力及改善民众的生活。台湾各方多认为,马英九在其第一任“总统”任内,大致达到了“拨乱反正”的目标。

  在其第二任期内,马英九向我指出,他决定推动公平正义的改革,大幅缩短贫富差距,照顾及协助弱势族群,促使台湾经济繁荣,进一步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并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扩大两岸的交流,确保台湾的安全与主权,使台湾“脱胎换骨”,令台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今年一月十四日,马英九当选连任后,立即推动各种必要的改革,但却遭遇无比的困难,其民意支持度迅速跌入谷底,在TVBS及《联合报》的民调中,马的民意支持率分别为百分之十五及二十三──马英九现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此外,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的贪腐弊案重创马政府的清廉形象,也严重影响民众对马英九的信任度。笔者认为,马英九虽承受无比的内外压力及各方的严厉批评,但忍辱负重,坚持推动各种改革,领导台湾往前迈进,用心良苦。

  马英九坚持推动必要的改革,各方多肯定马的改革理念,但马政府确实未曾全面评估可能的反弹,也不知如何掌握时机──在台湾的分裂社会中,马英九推动“脱胎换骨”的改革,必然是困难重重。

  然而,最近立法院已通过证所税及马政府提出的美牛方案,台股也持续上升。美牛问题的解决扫除了台美谈判及签定“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的一项重要障碍,也为台湾创造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的必要条件,让台湾能顺利融入亚太区域经济整合。此外,美国可能在未来数月正式给予台湾公民免签证的待遇,但未来三年多,马政府仍多困难。

  蒋经国、陈水扁与马英九

  综如上述,在台湾历史上的五位“总统”中,蒋经国最受台湾民众的爱戴、肯定,陈水扁承受最多严厉的批评。虽然阿扁于二○○○年实现台湾首次政党轮替及和平转移政权,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其贪腐却是其无法掩盖的过失,陈水扁已成为最被台湾人民唾弃的领袖。

  至于马英九,其第一任的贡献已被广泛肯定;其第二任于今年五月二十日展开,未来三年多的成就、贡献、缺失与功过尚待观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