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漁民保釣是政治的春雷,驚破美日強權政治的美夢。兩岸聯手,可以不戰而屈日本之兵。

在九月下旬秋意襲人之際,台灣的民間保釣卻如一聲春雷,讓台北、東京、北京和華府都嚇了一跳。由台灣漁民和地方漁會所發動的保釣船出海,聲勢浩大,共約八十艘漁船,開到近年被視為台灣漁船禁區的釣島水域,讓馬政府不得不派出海巡船護航。這是民間保釣的最大的一次突破,也展示保釣必須回到民間草根,才能尋回它近年所失去的動力。

漁民保釣的動機源於樸素感情,保護祖輩傳下來的漁場,不能因為國際強權的合縱連橫,就讓釣島水域被日本巧取豪奪,損害台灣人的具體利益。漁民同仇敵愾,士氣如虹,而地方的民意代表挺身而出,在於民主政治須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才能在地方上立腳,才能連選連任。

馬英九政府也在民主政治的壓力下,不能掉以輕心。事關國家主權,就要讓公權力在關鍵的時刻,保護人民的利益,才能避免國格受損。

因而台灣海巡署派出大噸位的艦艇護航,和日本的艦艇互射水砲,可說是抗戰勝利以來,中華民國的武裝力量首次與日本武裝力量交手,寫下了現代史上的重要一頁。

而這次台灣保釣,也呼喚超越藍綠格局。綠營的地方政治人物也要對此表態,不能落在藍營之後,民進黨的宜蘭縣長林聰賢,曾經豪氣干雲地說要到釣魚台上掛上宜蘭縣的地址門牌,但不旋踵間卻要對此低調,因為黨中央對此並沒有共識。不過民意不可拂逆,保釣如今已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李登輝之流所說的「釣魚台列嶼是日本的」言論,被絕大多數的民意所否定,也開啟了台灣政治必須保釣的「政治正確」。

更重要的是,經此一役,台灣的保釣可以吸納更多年輕的新血,改變了近年保釣力量出現斷層之弊。七十年代的保釣,改變了台灣一代留學生精英的世界觀,從張系國的《昨日之怒》、劉大任的《浮游群落》到鄭鴻生的《青春之歌》,都對台灣知識分子的保釣心路歷程,作出深刻的描繪。但這樣的歷史烙印近年似有逐漸磨滅的悲涼,新一代大多對此毫無興趣,昔日的激情已被遺忘,甚至成為取笑的對象。但今天漁民的奮起,卻扭轉了保釣的途徑,不再是靠海外知識分子的吶喊,而是落實到民間的人民力量。這是一次「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也對彼岸帶來巨大的啟示。

因為大陸的千帆並舉還是當局操控,也至今沒有和日本艦艇短兵相接;逼近釣島的距離也比不上台灣的漁船。因而台灣民間保釣的突破,對中國大陸也有強大的示範作用,台灣可以,大陸為何不可以?

而關鍵是兩岸聯手的龐大力量,可以不戰而屈日本之兵。保了四十年的保釣,終於在二零一二年的秋天出現突破。這是政治的春雷,驚破日本與美國強權政治的美夢。只要兩岸中國人團結起來,光復釣島就不再是夢。

邱立本

亞洲週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