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提到北京中关村,印象是“电子一条街”;今日北京中关村,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最完备、技术最领先、创新最活跃,已形成中国企业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产业聚落,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兴领域实现高起点发展和率先应用,积极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球制高点。

“电子一条街”到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是中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源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到现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回顾中关村的发展过程,曾经两次到美国硅谷考察的中国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等人,开办北京等离子先进技术服务部,是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

科技人员“下海”的行为,在当时倍受争议。1983年1月,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等四位中央领导,公开鼓励、支持陈春先创办技术服务部,引发中国第一次科技创业潮,一批满怀理想的科技人员,从北京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下海创业。

这一时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主要是围绕电子电脑的引进和应用进行技术开发、电子产品交易、技术咨询和服务,出现一批技术服务公司和电子产品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关村地区出现第一家电子市场——四海电子市场;此后出现更多由科技人员自主创办的科技企业,如四通公司、信通公司、联想公司等。到1987年底,中关村有各类科技企业140家,集中分布在白颐路、成府路和海淀路一带,形成著名的“电子一条街”。

互联网兴起 带动电资产业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电子资讯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硬体方面,由组装电脑逐步出现联想、方正等一批自有品牌的电脑;软体方面,以汉字显示、汉字输入为代表的一批电脑汉化技术继续快速发展。

90年代后期,互联网在全球的兴起,对电子资讯产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验区内出现瀛海威、搜狐、新浪、亚信等中国首批从事互联网接入和增值业务的网络公司。这个时期,中关村的电子产品市场进一步的发展。

十年建成科技创新中心

2005年6月,中国国务院公布支持做强中关村的八条政策措施,2006年批准中关村进行第四次调整,最终形成“一区十园”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2009年3月,中国国务院批覆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指出要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去年一月,中国国务院再次批覆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示范区要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力争用十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本文内容归朝鲜日报和朝鲜日报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