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化”解读过度,否定了毛,事实上也就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我感觉这种解读有些过度。“去毛化”当然是一个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现在政治困境的一个主要障碍,或者说,中国政治为什么现在一直没办法转型,与之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文革结束以后,对“非毛化”和“去毛化”、“批毛”都有公开或不公开的呼吁,几乎没有停止过,但是中南海的领导人基本上采取的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做法。
 

一方面他们事实上在意识形态上把毛的东西搁置起来,并没有象德国二战以后在清理纳粹那样彻底,也不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对前苏联意识形态批评那么彻底。这其中基本上有一个很大的考虑,就是它的合法性,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一直没有解决。毛泽东(思想)基本上是他们合法性来源的一个标致,否定了毛,事实上也就否定了其执政的合法性。
 

这就有一个前提,就是在中共没有完成民主转型、从一个革命党、造反党变成一个现代民主宪政的执政党之前,也就是说它没有完成合法性来源之前,毛的这块牌子是没办法丢掉的,这个就是它想要“去毛”(而实际没有实施的原因)。当年邓(小平)应该说是对毛的危害性也是吃过苦头的。但是由于这样一种实用主义的政治需要,他不得不继续拿着毛的这块招牌,来维持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薄熙来事件的爆发,证明共产党对“毛思想”采取的一种自欺欺人、实用主义的做法走到头,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

所以这就变成一种很实用主义的做法。一方面政治上随着改革开放,在意识形态上已逐渐消解了“毛”作为一个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神圣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由于在党章里、宪法里都给了毛的地位,而且天安门城楼上也挂着毛像,广场上有毛的纪念堂,而且各地与毛有关的商业活动现在也很频繁,几乎变成了一个产业,这样一系列的东西,使得左派有一个滋长的土壤,再加上胡锦涛上台以来,应该讲他没有领会到邓小平这样做的用意,相反想用毛的那套东西去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些诸如贫富差距等等社会问题。这样一来,就等于为薄熙来案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温床。而薄熙来最后这样一个事件的爆发,也证明共产党这样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实用主义、机会主义的做法走到头了,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共真的是“去毛”的话,那么对薄熙来案子的处理就完全应该是按照今年两会上温家宝记者招待会上定的调子进行,也就是要清算文革回潮搞的那一套东西,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们看到的是恰恰相反,温家宝现在连讲话都“讲”不出来了,薄熙来案子几上几下、反反复复,但是都是跟政治摘得很清楚,尤其是和“重庆模式”是摘清楚的。这样一种区隔,显然共产党里面对于“去毛”是没有共识的,特别是在高级领导中及有投票权的人里,(达成共识)是相当难的。
 

共产党内部对“去毛”没有共识,目前看不到“去毛化”的实质内容和可能性

我个人感觉外界的这种解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家有一种比较急切的心态,希望中国能在十八大以后有一个大的变化,“去毛化”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了;另外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共产党的内部不同的政治派系也希望借用十八大这样一个敏感的时节放一些空气、放一些气球, 让大家模糊对一些关键问题的注意力。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是做一些“非毛化”的处理,因为我们知道就是共产党实用主义的做法,可以先易后难、先把毛淡化,然后再正式地在一些组织章程甚至于法律上面作出修改。但是在现在没有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尤其是现在这个共识越来越困难。以前还只是江泽民和胡锦涛达成妥协就能把决定作出来,现在要增加一方,就是要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三方达成妥协才能做出一个决定。所以说,在“非毛化”这样的事情应该讲比以前难度更大而不是难度更小了。
 

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是,在(此前的)反日游行中,普遍都举着毛的像,这说明里面有人、至少是共产党内部有人,想利用毛的招牌来巩固或者拓展自己的政治力量,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目前处于危机当中的共产党,要“去毛化”,我们 看不到它实质性的内容和可能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