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術研究機構昨天共同發表「二○一一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兩岸在南海合作維權方面,應推動建立兩岸軍事協調機制;當前首先應爭取將兩岸南海合作事務納入海基、海協兩會協商機制中。

兩岸南海問題專家學者再度合作「二○一一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和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擔任主編,十多位兩岸南海問題專家共同撰寫,在台北出版。

人民網報導,這份報告指出,去年南海形勢儘管總體上穩定,但爭議雜音加劇,「穩中趨緊」。特別是南海周邊國家加強海域實際管控、加強南海油氣資源勘探與開發,進一步激化南沙群島主權和海域管轄權爭端。

報告指出,伴隨著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強化在西太平洋海域的軍事存在,南海區域軍備競賽進一步加劇,南海周邊國家紛紛採購先進武器,加強軍事演習等活動,對南海安全構成威脅。但南海問題妥善解決的希望仍在,並未陷入僵局。

報告表示,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是中國大陸的一貫政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仍是今後大陸解決南海問題的基本原則。面對南海新形勢,大陸南海政策正初步在向積極有為的一面調整。預期未來大陸在南海區域安全機制的構建和海洋安全維護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

報告表示,目前兩岸關係發展形勢良好,兩岸在合作維權方面有條件實現歷史性突破,應進一步提升兩岸合作的政治互信和兩岸南海事務性合作水準,推動建立兩岸軍事協調機制和加強兩岸南海油氣資源的合作開發,拓展兩岸在南海的維權空間。

報告還設計了兩岸南海合作路線圖,認為兩岸南海合作的思路上,應遵循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步驟,先從學術性、經濟性、功能性領域開始,逐步延伸到其他領域。

報告最後提出兩岸南海合作的政策建議,共十一項,內容涵蓋南海問題法理研究、南海科考、水下考古、生物資源養護與生態保護、漁民救助等諸多領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