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鐵志

蘇貞昌在接受《陽光時務週刊》專訪時指出,瞭解中國社會、經濟及人權等各方面問題,是民進黨要做的功課。(趙豫中攝)

受訪時的蘇貞昌和私下的蘇貞昌差別很大,前者拘謹,後者卻是非常輕鬆,不斷跟記者開玩笑,尤其會拿自己光亮可鑑的禿頭來自嘲。從省議員到擔任地方首長、中央官員,蘇貞昌給外界的印象,一向都是「衝衝衝」(台語的「昌」與「衝」發音相近)——嚴肅、認真、執行力強。2010年競選台北市長時,為了爭取更多都會選民的支持,他大幅改變形象:穿上粉紅色Polo衫,舉辦搖滾演唱會,製作討人喜歡的競選商品。但終究沒有成功。

台北市長一役失敗之後,蘇貞昌成立了個人名義的「超越基金會」(他競選台北市的口號是「超越台北」),由他的大女兒蘇巧慧擔任執行長,舉辦文化講座、紀錄片放映會(蘇貞昌的女婿龍男是知名紀錄片導演)和許多公益活動。基金會每個月有一場「超越講堂」,邀請作家或評論者與蘇貞昌討論一本書。九月份是和中國作家許知遠對談他的書《一個遊盪者的世界》,十月份是和知名評論家司馬文武對談傅高義的《鄧小平改變中國》。

這些活動看似與政治無關,但對於一個政治人物來說,無疑意味着累積更大的社會能量以備來日。如果稍加留意,其實從上述兩場活動中,不難窺見蘇貞昌認識中國的企圖心——尤其考慮到蘇貞昌和蔡英文仍將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狹路相逢,成為民進黨內兩大主要的競爭者——2012年一役蘇蔡兩人首次狹路相逢爭奪黨內提名,結果以蔡英文勝出告終。

蘇、蔡二人還交替出任最近兩屆的民進黨主席,但各有使命。蔡英文在2008年民進黨的最低谷接任黨主席,當時受阿扁弊案之累,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大敗,雖然全黨士氣低迷,但是起碼,大家知道民進黨為何跌至谷底;2012年的大選挫敗卻讓許多人更沮喪,因為這次蔡英文作為一個候選人的條件相當好,民進黨也沒犯大錯,卻仍然無力回天,這意味着存在一種可能:要麽民進黨在根本路線上出了問題,要麽目前的選民結構就是不利於民進黨。那麼民進黨可以做什麼來贏得多數選民的支持呢?

這是今年五月接任黨主席的創黨元老蘇貞昌所面對的挑戰。他必須一方面帶領民進黨前進,並且還要在這一過程中「超越小英」,成為民進黨的實質領袖,包括跨越「中國政策」這一關卡,讓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獲得更多民眾支持。另一方面他同時又要獲得黨內對這個爭議議題的支持。

這是民進黨與蘇貞昌都不能迴避的挑戰。

以下是陽光時務週刊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專訪摘要:

陽光時務:您在黨主席競選時提出,民進黨應該要加強對中國的認識。您在擔任主席之後也恢復了黨中央的中國事務部。您覺得為什麼民進黨有這個需要?

蘇貞昌:中國那麼大,離我們這麼近,和我們之間的關係那麼複雜,而對台灣又是這麼不懷好意,所以我們必須要知己知彼。尤其民進黨要守護台灣,更要了解中國。因為中國的變化很快,有些甚至是我們沒辦法預料的,就象猜不到王立軍會叛逃,也不會想到好面子的中國怎麼會同意陳光誠到美國。你看前幾天習近平神隱的原因是什麼?說神隱就神隱,說出來就出來,沒有人知道後面到底是怎麼樣。

所以我們覺得中國大,變化快,應該要好好了解。何況我們看到,中國從沿海到北京,從黨政到學校,研究台灣制度機構的有上萬人,但台灣在研究中國的,不到兩百人。所以民進黨恢復中國事務部,就是希望有一個單位可以長期、全面且仔細地研究中國。不只了解黨政的中國,還要了解庶民的中國;是要了解現在的中國,更要了解未來的中國;不僅是要了解經貿的中國,更是要了解文化人權各方面的中國。

我們Open Studio的第二場,就是面對中國社會,接下來的內容還包括面對中國的經濟以及中國的人權,這是我們民進黨要做的功課。

陽光時務:主席在選舉時特別提出要了解「庶民中國」,這是很有意思的概念。可否進一步闡釋?

蘇貞昌:中國共產黨現在是中國的統治者,他黨員雖有好幾千萬,可是就十三億人口來說,比例也不高,甚至可能低過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最強的時期。

當下的中國也和以前不一樣,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只有共產組織的地方。所以我們應該和他們的民間有多一點互動。不能讓中國只從國民黨的角度看台灣,而台灣也不能只從共產黨的角度看中國。

我相信,未來的共產黨絕對不會是中國的主流。同樣的,親共的或者跟中國一起起舞的中國國民黨,也不會成為台灣的主流。而民進黨作為要為台灣發聲的一個政黨,不能僅僅了解中國的黨政。

民進黨敗選,中國因素不是關鍵

陽光時務:關於民進黨在2012年的選舉,有人覺得民進黨的失敗和中國有很大的關係,包括中國的影響,選民覺得民進黨沒辦法處理兩岸事務等問題。想請問您怎麼看?這次選舉真的跟中國因素有關嗎?

蘇貞昌:對於大選失敗的理由,大家會講這個講那個,但是理由不會只有一個,中國因素只是其中一個,也不是關鍵。民進黨對於整個選舉都會有全方位的考量及檢討,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務實地了解我們還有哪一些要加強。有些因素可能被放大了,有一些因素可能沒有被注意到。無論如何,我們內部在檢討時,都會方方面面來注意,這也是必要的。

陽光時務:您覺得國民黨過去四年的兩岸政策最大問題是什麼?民進黨是否有可能提出什麼不一樣的中國政策?

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國民黨其實是變化最大的黨。從我們讀書的時候講「反攻大陸」,到「三不」(編按: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到現在的「三通」。我曾經對着章孝嚴講,你阿公講反攻大陸,我們要跟着出去。我還當了兩年兵,反攻號角一響,我們就踏上國土解決同胞。這都是國民黨教的。我們從國小寫作文,中學寫作文,都要這樣寫。那時蔣經國對台灣人講「三不」,誰要是說「反攻大陸不可能」是要殺頭的。但現在做生意最多的也是國民黨。

超越台北,不一樣的中國政策

民進黨認為,我們跟共產黨從沒有打過戰,也沒有任何恩怨,可是我們跟國民黨不一樣的是,他一味地覺得跟中國是可以做生意的,政經是可以分離的,我們認為這會有點受制於中國,容易受到中國的掌控。既然有求於人,就會陷入別人的框框裏面,就會跟着他的整個運作,接着他會予取予求。現在國民黨一味的靠着中國,好像是他的鐵票。所以現在中共要開始來經營民進黨,因為民進黨至少代表台灣一半選民。北京會調整步驟方法,改變對台灣的經營方式,因為他們看透國民黨不足以代表台灣。

民進黨跟國民黨最大不同就是,我們認為台灣本身的價值、存在是最重要的。雖然國民黨也說台灣優先,但是他們不是這樣(做)。台灣經過幾十年,打破威權,跟中國的互動也是必要的。民進黨從來沒有反對跟中國互動或者經貿往來。國民黨的宣傳把民進黨講成不跟中國正常貿易往來,好像是鎖國的、逢中必反的,很多媒體也隨着國民黨講法,這其實是滿大的錯誤。民進黨在執政時期,無論是投資中國或者是和中國貿易,在數據上並沒有減少。

但是,民進黨始終認為,貿易的正常往來不是只有中國,應該是全世界。雖然很多人看到中國人低價的工資是最好的,中國的市場是最大的,但目前後遺症也已經出來了。中國已經要開始調整工資,而過度開發造成環境保護問題也出來了。中國也開始建立自己垂直性的分工。以前是我們這裏的半成品輸出中國,他們代工。但現在垂直分工建立起來之後,他們不需要進口。當我們周邊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出口旺盛成長,若只有台灣是萎縮的,這對台灣異常不利,這就是民進黨一直在講的,但被國民黨說成是「逢中必反」。

互設辦事處,運作需透明

陽光時務:第八次江陳會提出了兩岸互設代表處的協定,不知道民進黨怎麼看這個議題?

蘇貞昌:兩岸互設辦事處有其功能上的必要。但只是由海基會和海協會來設這個表面上的機構還不夠,必須要有資訊的透明,要彼此之間真正發揮功能,而不是為設代表處而設。這涉及到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樣才完整。資訊的透明,運作的透明是最重要的。否則的話,那邊是威權體制,台灣這邊是自由開放,這樣弄起來不太對。

陽光時務:您今年三月在香港特首選舉時公開發表文章談論香港經驗,那麼中共統治香港的經驗對台灣有什麼啟示?或者台灣經驗對香港有什麼啟示?

蘇貞昌:我覺得香港其實是很可貴的。雖然它現在回歸中國,但過去長時間受英國影響,建立起深厚的法治和自由的貿易。鄧小平對香港有兩個承諾,一國兩制和五十年不變,可是你可以看到,香港這些年哪有不變?哪有真的一國兩制?

台灣香港化,萬萬不可以

中國其實用它很大的力量,無論是收買或者是通過運作,一直在無所不在地建立起自己的影響力。選舉也都不讓香港人自己作主,各種的影響都着痕很深,現在更試圖要透過教育的方式,也就是香港所說的「洗腦」(控制香港)。這對香港人來說,是很不幸且可悲的。

正因為這樣,國民黨想把台灣香港化,這是萬萬不可以的。香港人多麼珍惜現在所有,也多麼想要台灣人所擁有的民主和自由,包括全面的選舉。所以,一方面台灣要珍惜,一方面也要以香港的例子來自我警惕。台灣的存在,更能夠給香港一個發揮的空間,如果台灣沒有了,香港也不用爭了。

我覺得台灣今天這個存在其實難能可貴,不僅是給香港做對照,也是中國的一個櫥窗。之前蔣介石說台灣是中國的一座自由燈塔,我們都覺得很好笑,但現在看這話似乎很符合。

台灣的民主、開放和人權,可以給庶民中國一個機會。為什麼他們到台灣那麼喜歡看call-in節目?喜歡到處走?當中國發展到一定程度,人也會想要有更大的自由。現在中國人在解決生存之後,會看到台灣其實還有很多重要的價值。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