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已经全部揭晓,公众的热情暂时降温,要到年底颁奖典礼时才会再掀起一阵关注的热潮。

今年的自然科学奖(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共有6人获奖,其中美国人占了一半。通过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检索,自从1901年开始颁奖以来,自然科学奖得主550多位,其中获奖时具有美国国籍的有230多人,超过40%。如果统计最近5年的结果,则在37位获奖者当中,美国人有18位,接近50%。

以上数据仅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美国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成绩。《科学美国人》杂志今年10月号以“全球科学现状”(State of the World Science)为总题,刊登了七篇综述文章,分别论述世界各国科学研究成绩排名、国家的科研创新能力与跨国界合作研究、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等问题。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Wu-chun Feng在超级计算领域与艾奥瓦大学的Srinvas Aluru、斯坦福大学的Oyekunie Olukotun 等合作,在基因组与宏基因组研究领域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以解决癌症起因及其治疗的难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官网/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Wu-chun Feng在超级计算领域与艾奥瓦大学的Srinvas Aluru、斯坦福大学的Oyekunie Olukotun 等合作,在基因组与宏基因组研究领域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以解决癌症起因及其治疗的难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官网/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其中“世界上科学最发达国家”一文,根据专利数量、研发投入和科学工程类博士学位授予数量等,排出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名次,美国在所有这三个方面都名列第一。如果综合评分美国为100分的话,超过10分的国家分别是:第二名德国(20.4分),第三名中国(19.8分),第四名日本(18.4分),第五名英国(16.9分)和第六名法国(11.7分)。

这个系列文章里还有一篇讲的是科研创新能力与跨国界合作研究的关系。文章提到波兰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推动了意大利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后者又为英国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铺平了道路,但是每一项重大发现从确立理论到超越国界催生下一项重大发现都用了上百年时间。

现在互联网和信息革命使得科学思想的交流真正做到了无远弗届。1996年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的科研论文还只有25%是多国作者合作的成果,到了今天,这一比例已达到35%。例如,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和法国,而与中国科学家合作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香港、日本、德国、英国和新加坡。

如果看论文的数量,美国现在也是遥遥领先。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发表的统计数据,在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有21万份,占全世界的27.7%。接下来是中国(57000份,7.5%),日本(53000份,7.0%),英国(47000份,6.2%),德国(44000份,5.9%)和法国(31000份,4.1%)。但是从趋势上看,中国正在突飞猛进。在1995年的时候,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还只有9000份,在当年世界排名只占第13位。从那时到2007年,中国发表论文的数量每年递增16.5%,在科学综合能力排名前25位的国家和地区当中增长速度名列第一。

虽然目前美国在科研论文数量上的地位依然领先,但是增长速度却不容乐观。从1995年到2007年,年均增速只有0.7%。因此美国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必须加强科学教育,从小抓起,在中小学就注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课程教学,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培养本土人才,再加上体制优势对全世界精英的吸引力,确保美国科技的领先地位长盛不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